场效应晶体管漏源极击穿电压检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一、检测原理

BVDSS定义为漏极与源极之间可承受的大反向电压,当电压超过此阈值时,器件将进入雪崩击穿状态。检测的核心是通过逐步增加漏源电压(VDS),监测漏极电流(ID)的突变点,从而确定击穿电压值。

二、核心检测项目

1. 静态击穿电压(BVDSS)测试

  • 目的:确定FET在特定条件下的大耐压能力。
  • 测试方法
    • 固定栅源电压(VGS=0V),以恒定速率(如1V/s)逐步增加VDS。
    • 当漏极电流ID达到预设阈值(如1mA或250μA,依规格书定义)时,记录此时的VDS值即为BVDSS。
  • 设备要求
    • 高精度高压源(0-1000V可调)
    • 电流表(分辨率≤1μA)
    • 防静电测试夹具

2. 温度特性测试

  • 目的:验证击穿电压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 测试方法
    • 将被测FET置于恒温箱中,测试不同温度(-55℃、25℃、125℃)下的BVDSS。
    • 分析温度系数(典型值:BVDSS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 关键参数
    • 温度漂移率(ΔBVDSS/ΔT)

3. 栅极偏置对BVDSS的影响

  • 目的:评估栅极电压(VGS)对击穿电压的影响。
  • 测试方法
    • 设置VGS为负压(如-5V、-10V),重复静态击穿电压测试。
    • 观察BVDSS是否因栅极反向偏置而升高(常见于功率MOSFET)。
  • 应用意义:优化驱动电路设计,避免栅极反向偏置下的过压风险。

4. 动态击穿特性测试

  • 目的:模拟实际开关工况下的击穿行为。
  • 测试方法
    • 使用脉冲电压源(脉宽1-10μs,占空比<1%)施加VDS。
    • 检测瞬态击穿电压是否高于静态值(动态雪崩能力)。
  • 设备要求
    • 高压脉冲发生器
    • 示波器(带宽≥100MHz)

5. 重复性与统计分布分析

  • 目的:评估器件批次的一致性与可靠性。
  • 测试方法
    • 对同一批次FET进行多样本测试(≥30pcs)。
    • 统计BVDSS的平均值、标准差及分布曲线。
  • 应用意义:筛选异常器件,确保量产质量。

6. 安全裕度设计验证

  • 目的:确定实际电路中的安全工作电压范围。
  • 测试方法
    • 根据目标应用的大VDS,设置安全系数(如100% BVDSS)。
    • 验证器件在安全电压下的长期稳定性(如1000小时老化测试)。

三、测试注意事项

  1. 安全防护:高压测试需配备隔离装置,防止电弧放电。
  2. 静电防护:FET需全程置于防静电环境中操作。
  3. 校准要求:定期校验高压源与电流表的精度(误差<±1%)。
  4. 热管理:连续测试时需控制器件温升,避免自热效应导致数据偏差。

四、应用场景

  1. 器件选型:对比不同型号FET的BVDSS,优化高压电路设计。
  2. 可靠性评估:通过温度与动态测试预测器件寿命。
  3. 失效分析:诊断过压击穿导致的器件损坏原因。

五、结语

BVDSS检测是FET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需结合静态与动态测试、温度特性及统计分析方法,全面评估器件的耐压性能。工程师需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检测项目,并严格遵循测试规范,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通过系统性检测,可显著提升高压电路设计的可靠性,降低因击穿失效导致的故障风险。


分享
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
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