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6-13高岭土检测,高岭土第三方成分检测机构报告
-
2023-06-13童车检测,童车检测机构,童车第三方检测中心
-
2023-06-13离子交换树脂检测
-
2023-06-13垃圾成分检测
-
2023-06-13电池检测机构
硬质糖果质量检测技术及关键检测项目
一、引言
硬质糖果是以白砂糖、葡萄糖浆或其他甜味剂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熬煮、冷却成型制成的固态甜味食品。由于其生产工艺复杂且直接面向消费者,其质量安全检测至关重要。根据标准《GB 17399-2016 食品安全标准 糖果》要求,硬质糖果需通过感官、理化、微生物及污染物等多维度检测,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
二、核心检测项目及技术标准
1.感官指标检测
感官指标是消费者对糖果品质的第一判断依据,检测项目包括:
- 外观与色泽:要求表面光滑、无裂纹,色泽均匀,无杂质或异物;
- 气味与滋味:需具有产品应有的香气,甜味纯正,无异味;
- 组织状态:硬度适中,入口脆化无砂感,溶解后无残留。
2.理化指标检测
(1)水分含量 采用烘箱法(GB 5009.3)测定,硬质糖果水分需≤4%,过高会导致糖体发黏,过低则易碎裂。 (2)还原糖含量 通过斐林试剂法(GB 5009.7)检测,控制范围在12%~29%。还原糖过高易吸潮,过低则影响口感。 (3)酸度(pH值) 使用酸度计测定,pH值需符合工艺配方标准,异常酸度可能提示微生物污染或原料变质。 (4)重金属残留 检测铅(≤0.5 mg/kg)、砷(≤0.5 mg/kg)、镉(≤0.1 mg/kg)等,依据GB 2762标准。
3.微生物指标检测
- 菌落总数:≤10⁴ CFU/g(反映生产环境卫生状况);
- 大肠菌群:≤0.3 MPN/g;
- 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不得检出。
4.食品添加剂及污染物检测
- 甜味剂:糖精钠、阿斯巴甜等需符合GB 2760限量要求;
- 色素:人工合成色素(如柠檬黄、胭脂红)不得超范围使用;
- 二氧化硫残留:≤0.1 g/kg(若使用漂白工艺);
- 塑化剂(DEHP、DBP等):根据GB 31604.1检测,不得迁移污染。
5.包装与标签合规性
- 密封性测试:检测包装袋的氧气透过率和水蒸气阻隔性能;
- 标签标识:需明确标注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营养成分表及过敏原信息。
三、检测流程与方法
- 抽样:按GB/T 23822规定,从同一批次中随机抽取至少12个独立包装样品;
- 前处理:粉碎糖果至均匀颗粒,避免检测误差;
- 仪器分析:采用液相色谱(HPLC)检测添加剂,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重金属;
- 数据判定:对比标准限值,出具检测报告。
四、质量控制关键点
- 原料验收:白砂糖需符合GB 317一级标准,葡萄糖浆的DE值控制在38~42;
- 熬煮温度控制:温度需达150~160℃,避免焦糖化过度;
- 冷却环境:湿度≤50%的洁净车间防止糖体吸潮;
- 金属探测:成品需通过金属检测机(灵敏度Fe≤1.5mm,Sus≤2.0mm)。
五、总结
硬质糖果的检测体系贯穿生产全过程,通过严格的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控制,可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生产企业需结合HACCP体系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定期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验证产品质量,确保符合标准及消费者健康需求。
参考文献
- GB 17399-2016 食品安全标准 糖果
- 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 GB 4789.2-2016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 SN/T 3139-2012 出口糖果检验规程
分享
- 上一个:焦香糖果检测
- 下一个:180级浸漆玻璃丝包铜扁线和玻璃丝包漆包铜扁线检测
更多
推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