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6-13编织袋检测,编织袋检测机构,编织袋第三方检测
-
2023-06-13紧固件第三方检测机构
-
2023-06-13吸音材料检测
-
2023-06-13PCB检测
-
2023-06-13陶瓷第三方检测机构
珠宝检测:核心项目与科学方法解析
珠宝检测是确保珠宝品质、真伪及价值的重要环节,涉及物理、化学、光学等多学科技术。本文将系统梳理珠宝检测的核心项目,帮助消费者与从业者科学认知珠宝鉴定。
一、基础物理性质检测
-
硬度测试(莫氏硬度) 使用标准矿物刻划样品表面,判断宝石的耐磨性。例如,钻石硬度为10,可刻划刚玉(硬度9),而玻璃(硬度5-6)则易被石英划伤。 应用场景:快速区分仿制品(如立方氧化锆仿钻石)。
-
密度测试 通过静水称重法或电子密度仪测定宝石密度。例如,天然翡翠密度约3.33 g/cm³,而部分仿制品可能低于3.0 g/cm³。 注意事项:需排除宝石内部裂隙或包裹体对结果的影响。
-
导热性检测 钻石检测仪(热导仪)通过导热速度区分钻石与仿品。钻石的导热性是蓝宝石的100倍以上。 局限性:无法区分合成钻石与天然钻石。
二、化学成分与结构分析
-
X射线荧光光谱(XRF) 无损检测贵金属纯度(如黄金的Au含量)及宝石微量元素。例如,检测18K金中金含量是否达75%,或鉴别翡翠是否含染色剂(如Cr元素异常)。 优势:3秒内快速出结果,适用于柜台初筛。
-
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 分析有机宝石(珍珠、珊瑚)及处理宝石的分子结构。例如:
- 染色翡翠在红外区显示异常吸收峰;
- 合成钻石可通过特征拉曼峰与天然钻石区分。
-
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 检测宝石内部包裹体的微量元素,追溯产地。如缅甸红宝石的Cr/Fe比值高于莫桑比克产地。
三、光学特性鉴定
-
折射率与双折射率 使用折射仪测定光线在宝石中的偏折程度。例如:
- 钻石折射率2.417,合成立方氧化锆为2.15-2.18;
- 双折射率高的宝石(如锆石)可见刻面棱重影。
-
多色性观察 二色镜检测宝石不同方向的颜色差异。例如,蓝宝石具蓝-绿蓝二色性,而玻璃仿品无多色性。
-
荧光与磷光反应 紫外灯下观察发光特性:
- 天然钻石多呈蓝白色荧光,合成钻石可能显示异常磷光;
- 琥珀在长波紫外线下呈蓝白色荧光。
四、处理与合成宝石鉴别
-
填充处理检测
- 玻璃填充红宝石:显微镜下可见气泡与流动结构;
- 树脂充填翡翠:红外光谱检测有机物信号。
-
热处理与辐照处理
- 热处理蓝宝石可能显示熔融晶体包裹体;
- 辐照托帕石的吸收光谱在480nm处出现特征峰。
-
合成宝石鉴定
- 水热法合成祖母绿:具钉状包裹体与波纹状生长纹;
- CVD合成钻石:在交叉偏振光下显示异常应变图案。
五、贵金属纯度检测
-
火试金法(经典破坏性检测) 通过高温熔融分离金属成分,精度达0.01%,常用于金条、金饰仲裁检测。
-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 检测金属表面镀层厚度,防止“包金”冒充足金。
六、特殊检测项目
-
珍珠层厚度检测(X射线显微CT) 无损测定海水珍珠珠层厚度,判断养殖年限。
-
钻石4C分级
- 颜色:比色仪在标准光源下分级(D-Z);
- 净度:10倍放大镜观察内部包裹体;
- 切工:比例仪测量冠角、亭深等参数;
- 克拉重量:精确至0.0001克的电子天平。
七、检测流程标准化
-
标准参考
- ISO 18323:2015(珠宝贵金属检测);
- CIBJO蓝皮书(宝石命名规则)。
-
检测机构资质 选择通过 (中国合格评定委员会)或GIA认证的实验室,确保报告认可。
结语
珠宝检测是科学严谨的系统工程,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索要鉴定证书(如NGTC、GIA)。了解核心检测项目,可有效规避染色、合成、仿冒等风险,保障自身权益。随着AI图像识别与便携式光谱仪的发展,未来检测将更普及,推动行业透明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