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项目 > 其他检测 > 性能检测,性能检测报告
计算机电磁泄漏干扰器检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计算机电磁泄漏干扰器检测:核心检测项目详解
一、检测原理与标准依据
-
原理 干扰器的核心功能是生成覆盖目标频段的电磁噪声,需满足:
- 噪声强度高于计算机原始泄漏信号(通常要求高6-10dB);
- 噪声频谱覆盖计算机辐射的主要频段(如CPU时钟谐波、显示信号等)。
-
主要标准
- 标准:CISPR 22(信息技术设备辐射标准)、MIL-STD-461G(军用设备电磁兼容性);
- 国内标准:GB 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无线电骚扰限值)、GJB 5792-2006(军用信息设备电磁泄漏防护要求)。
二、核心检测项目及方法
1.辐射发射(Radiated Emission, RE)测试
- 目的:测量干扰器自身产生的电磁噪声强度及频谱分布。
- 设备:电波暗室、接收天线、频谱分析仪。
- 方法:
- 干扰器置于转台上,距离接收天线3m或10m;
- 扫描30MHz-6GHz频段,记录各频点场强(μV/m或dBμV/m);
- 对比限值标准(如CISPR 22 Class B)。
- 判定:噪声强度需超过计算机泄漏信号,且符合标准限值。
2.屏蔽效能(Shielding Effectiveness, SE)测试
- 目的:验证干扰器外壳对内部电磁信号的屏蔽能力。
- 设备:TEM小室、信号源、功率计。
- 方法:
- 在屏蔽室内部放置信号源,外部测量泄漏场强;
- 计算SE = 20log(外部场强/内部场强)(单位:dB);
- 典型要求:SE ≥ 60dB(1GHz以下)。
3.传导发射(Conducted Emission, CE)测试
- 目的:检测干扰器通过电源线、数据线传导的噪声。
- 设备:LISN(线路阻抗稳定网络)、示波器。
- 方法:
- 干扰器连接LISN,测量150kHz-30MHz频段内的传导噪声;
- 判定是否超出GB 9254限值。
4.抗干扰能力测试
- 目的:验证干扰器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稳定性。
- 方法:
- 施加高强度脉冲群(EFT)、静电放电(ESD)等干扰;
- 监测干扰器是否出现宕机或性能下降。
5.调制特性测试
- 目的:评估干扰信号的调制方式是否有效覆盖信息特征。
- 设备:矢量信号分析仪。
- 关键参数:
- 调制带宽(需覆盖计算机主频谐波);
- 噪声随机性(避免规律性信号被逆向分析)。
6.环境适应性测试
- 项目:高低温(-40℃~70℃)、湿热、振动、冲击等;
- 判定:干扰器在极端环境下性能波动不超过±3dB。
三、检测流程示例
- 预处理:设备开机预热30分钟,环境温湿度校准;
- 基线测试:测量无干扰器时计算机的电磁泄漏;
- 干扰器测试:依次执行RE、CE、SE等核心项目;
- 数据分析:生成频谱对比图,计算信噪比(SNR);
- 报告输出:标注不合格项(如某频段噪声强度不足)。
四、应用案例
某政府机构检测中发现,干扰器在2.4GHz频段(WiFi/蓝牙常用频段)的噪声强度仅为38dBμV/m,低于计算机泄漏信号的45dBμV/m。经优化干扰器功率放大器后,噪声提升至52dBμV/m,有效覆盖泄漏。
五、未来趋势
- 高频扩展:随着5G/6G发展,检测频段需扩展至毫米波(30GHz+);
- 智能化测试:AI自动识别泄漏特征并优化干扰策略;
- 芯片级防护:集成TEMPEST技术的SoC芯片将减少外部干扰器依赖。
通过系统化检测,可确保电磁泄漏干扰器在强度、频谱、稳定性等维度全面达标,为信息安全构建坚实的电磁防线。
分享
更多
推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