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项目 > 其他检测 > 性能检测,性能检测报告
一、粘钢加固检测项目
1. 材料性能检测
- 钢板质量
- 检测项目:厚度偏差(允许±0.1mm)、抗拉强度(≥设计要求)、表面锈蚀等级(Sa2.5级喷砂处理)。
- 方法:游标卡尺测量、拉伸试验、表面粗糙度仪。
- 结构胶粘剂性能
- 检测项目:拉伸剪切强度(≥15MPa)、弹性模量(≥2.0GPa)、钢-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2.5MPa且混凝土内聚破坏)。
- 标准依据:GB 50728《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
2. 施工质量检测
-
粘结密实度
- 空鼓率检测:锤击法或红外热成像法,单块钢板空鼓面积≤5%且不得连续分布。
- 有效粘结面积:超声探测仪检测,有效面积≥95%。
-
胶层厚度
- 允许范围:0.5-3mm,采用塞尺或探针法抽查,每平米不少于3点。
-
锚固系统
- 化学锚栓抗拔力:拉拔试验值≥设计值的1.3倍,抽检比例≥5%。
3. 结构性能验证
- 荷载试验
- 静载试验:施加设计荷载的1.2倍,持续24小时,变形量≤L/400(L为跨度)。
- 动载试验:频谱分析振动频率变化≤5%。
二、碳纤维加固检测项目
1. 材料性能检测
-
碳纤维布/板
- 关键指标:抗拉强度(≥3400MPa)、弹性模量(≥230GPa)、纤维含量(布≥300g/m²,板≥60%体积含量)。
- 检测方法:万能试验机拉伸试验,灼烧法测纤维含量。
-
浸渍树脂
- 性能要求:粘度(200-500mPa·s)、凝胶时间(30-120min)、钢-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2.5MPa。
2. 施工质量检测
-
纤维铺设质量
- 褶皱与气泡:目测结合敲击法,褶皱高度≤2mm,气泡直径≤10mm且每平米≤3处。
- 纤维方向偏差:全站仪检测,角度偏差≤3°。
-
粘结层厚度
- 树脂浸渍度:剖开法检查,纤维完全浸透,无干斑。
-
多层粘贴
- 层间结合力:拉拔试验,层间剪切强度≥10MPa。
3. 耐久性检测
- 耐环境老化
- 湿热循环试验(40℃/95%RH,1000小时):强度保留率≥100%。
- 紫外线加速老化:500小时照射后表面无粉化。
三、共性检测项目
-
外观检查
- 裂缝检测:裂缝宽度≤0.2mm(粘钢)、≤0.1mm(碳纤维)。
- 边缘顺直度:钢板/纤维布与基材过渡平顺,无翘曲。
-
施工记录核查
- 胶粘剂配比记录、环境温湿度(施工时15-35℃)、固化时间台账。
-
现场无损检测
- 红外热成像法:快速定位空鼓区域。
- 超声波检测:评估粘结界面连续性。
四、检测频率与标准
- 抽样比例:每批次材料抽检≥3组,施工质量每100㎡抽检5处。
- 验收标准:依据GB 50550《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JGJ/T 27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五、常见问题与处理
- 空鼓修复:钻孔注胶法(粘钢)或局部切除重贴(碳纤维)。
- 强度不足:附加锚栓(粘钢)或补加纤维层(碳纤维)。
通过系统化检测,可评估加固工程质量,确保结构安全。需结合材料性能、施工工艺及环境因素综合判断,必要时采用多种检测手段交叉验证。
分享
- 上一个:饲料添加剂维生素A乙酸酯微粒检测
- 下一个:主体结构工程检测检测
更多
推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