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设备(电磁兼容)检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信息技术设备(电磁兼容)检测:核心项目解析

一、电磁干扰(EMI)检测项目

EMI检测评估设备在运行中产生的电磁噪声是否超出限值,防止对周边设备造成干扰。

  1. 传导骚扰(Conducted Emission)

    • 目的:测量设备通过电源线或信号线传导至电网的干扰信号。
    • 频率范围:150 kHz ~ 30 MHz。
    • 测试方法:使用人工电源网络(AMN)和接收机,在屏蔽室内测量电源端口的干扰电压。
    • 标准依据:CISPR 32、GB 9254。
  2. 辐射骚扰(Radiated Emission)

    • 目的:检测设备通过空间辐射的电磁波强度。
    • 频率范围:30 MHz ~ 6 GHz(依设备类型可能扩展)。
    • 测试方法:在半电波暗室中,通过接收天线和频谱分析仪扫描水平/垂直极化方向的辐射场强。
    • 限值分类:Class A(工业环境)和Class B(民用环境),后者限值更严格。

二、电磁抗扰度(EMS)检测项目

EMS检测验证设备在外部电磁干扰下的稳定性,确保其功能不失效。

  1. 静电放电抗扰度(ESD)

    • 标准:IEC 61000-4-2。
    • 测试等级:接触放电高±8 kV,空气放电±15 kV。
    • 测试点:设备金属外壳、按键、端口等可接触部位。
  2. 射频电磁场抗扰度

    • 标准:IEC 61000-4-3。
    • 频率范围:80 MHz ~ 6 GHz,场强高10 V/m。
    • 方法:在电波暗室中,通过天线施加连续波或调制信号,观察设备性能变化。
  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Burst)

    • 标准:IEC 61000-4-4。
    • 模拟场景:电网开关操作引起的瞬态干扰。
    • 参数:脉冲重复频率5 kHz,电压峰值±2 kV(电源端口)/±1 kV(信号端口)。
  4. 浪涌抗扰度(Surge)

    • 标准:IEC 61000-4-5。
    • 波形:1.2/50 μs(电压波)和8/20 μs(电流波)。
    • 测试等级:线-地±4 kV,线-线±2 kV(依据设备类别)。
  5. 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

    • 标准:IEC 61000-4-11。
    • 测试内容:模拟电网电压骤降(如70%剩余电压持续10 ms)或完全中断,验证设备重启能力。

三、其他关键检测项目

  1. 谐波电流发射(Harmonic Current)

    • 标准:IEC 61000-3-2。
    • 目的:限制设备对电网的谐波污染,评估电流畸变率。
  2. 电压波动与闪烁(Flicker)

    • 标准:IEC 61000-3-3。
    • 关注点:设备功率变化对电网电压的波动影响,避免照明设备闪烁。
  3. 工频磁场抗扰度

    • 标准:IEC 61000-4-8。
    • 适用场景:靠近电力变压器或大电流导体的设备,测试磁场强度高100 A/m。

四、测试设备与配置

  • 核心设备:电波暗室、频谱分析仪、信号发生器、静电放电模拟器、人工电源网络(AMN)、耦合去耦网络(CDN)。
  • 测试配置:设备需在典型工作模式下(满载、待机、数据传输等)进行测试,端口连接真实负载或模拟负载。

五、测试流程与注意事项

  1. 前期准备:确认设备工作状态、校准仪器、设置测试环境(温湿度、接地)。

  2. 执行测试:依次进行EMI和EMS项目,记录异常现象(如通信中断、显示错误)。

  3. 性能判据

    • A级:功能正常,无性能降级。
    • B级:功能暂时丧失,可自行恢复。
    • C级:需人工干预恢复(如重启)。
  4. 挑战与对策

    • 环境噪声:选择符合标准的实验室,避免外界干扰。
    • 重复性:严格遵循测试布置,如线缆长度、设备摆放。

六、总结

EMC检测是信息技术设备上市前的强制性要求,直接影响产品合规性与市场准入。通过全面覆盖EMI和EMS项目,制造商可有效提升产品可靠性,降低因电磁问题导致的召回风险。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EMC标准将持续演进,企业需密切关注CISPR、IEC等机构的新动态,确保测试方案的前瞻性。


分享
更多
推荐检测
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
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