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项目 > 其他检测 > 性能检测,性能检测报告
香粉(蜜粉)检测项目详解
一、基础安全检测
-
微生物指标
- 检测项: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耐热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
- 标准:中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菌落总数≤500 CFU/g,且不得检出致病菌。
- 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PCR技术等,确保产品无微生物污染风险。
-
重金属残留
- 检测项:铅(Pb)、汞(Hg)、砷(As)、镉(Cd)、锑(Sb)等。
- 限值:铅≤10 mg/kg,汞≤1 mg/kg,砷≤2 mg/kg(中国标准)。
- 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定量分析。
二、理化性能检测
-
成分分析
- 关键项:滑石粉(需检测石棉残留)、二氧化钛、云母、尼龙粉末等主要成分含量。
- 石棉检测:通过X射线衍射(XRD)或偏光显微镜法确认滑石粉中石棉含量为0%。
-
物理特性
- 颗粒度:激光粒度仪测定粉末粒径分布(通常要求D50在5-20 μm)。
- 水分含量:卡尔费休法或烘箱法,控制在1%-3%以防止结块。
- pH值:电极法测试,范围5.0-8.5(接近皮肤天然pH值)。
-
稳定性测试
- 高温/低温试验:40℃和-10℃下存放24小时,观察是否分层或变色。
- 光照试验:模拟紫外线照射,评估成分光稳定性。
三、功能性及感官评价
-
使用性能
- 吸油性:模拟皮脂吸收测试,评估控油效果。
- 遮盖力:通过色差仪对比涂抹前后的肤色遮盖度。
- 持妆时长:人工汗液测试,测定抗水抗汗性能。
-
感官指标
- 质地:触感细腻度、延展性及是否卡粉。
- 气味:GC-MS检测香料成分,避免刺激性异味。
- 颜色:分光测色仪确保色号一致性,无异常变色。
四、化学安全性检测
-
禁用物质筛查
- 项目:氢醌、苯酚、激素类成分等。
- 方法:液相色谱(HPLC)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筛查。
-
限用物质检测
- 防腐剂:尼泊金酯类(如羟苯甲酯≤0.4%)、甲基异噻唑啉酮(MIT)等。
- 防晒剂:若含二氧化钛或氧化锌,需检测纳米颗粒安全性。
-
致敏原检测
- 香料致敏原:欧盟26种致敏香料(如香叶醇、柠檬烯)的标识与含量控制。
- 游离甲醛:乙酰丙酮法检测,要求≤0.2%。
五、标签与包装合规性
-
标签审核
- 成分表:按INCI名称降序排列,确保与实际配方一致。
- 警示语:标注“避免入眼”“儿童慎用”等必要信息。
- 保质期:根据稳定性测试确定开封后(PAO)与未开封保质期。
-
包装安全性
- 密封性:模拟运输振动测试,防止泄漏。
- 材料检测:塑化剂(如邻苯二甲酸酯)、双酚A迁移量测试。
六、标准差异
- 中国:遵循《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22版),强调重金属与微生物控制。
- 欧盟:EC 1223/2009要求更严格的致敏原标识及纳米材料申报。
- 美国:FDA重点关注成分的GRAS(公认安全)状态及防晒功效宣称。
结语
香粉的检测体系覆盖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条,企业需结合产地与销售地的法规差异,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流程。定期第三方检测与原料溯源是规避风险的关键,终保障消费者使用安全与产品市场竞争力。
分享
更多
推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