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性能 纺织面料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检测

  • 发布时间:2025-05-28 08:41:59 ;TAG: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纺织面料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检测概述

纺织面料的耐摩擦色牢度是指织物在经受外部摩擦作用时,其表面颜色保持稳定的能力。这一性能直接影响纺织品的使用寿命、外观质量及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尤其对于服装、家纺等直接接触人体的产品至关重要。在纺织行业中,耐摩擦色牢度是强制性检测项目之一,相关标准要求企业需通过科学试验手段评估产品的色牢度等级,确保其符合及质量标准。

检测项目

耐摩擦色牢度试验主要包含两个核心检测项目:
1. 干摩擦色牢度:模拟干燥状态下织物与物体间的摩擦作用,测试面料在常规穿着或使用过程中的颜色脱落情况。
2. 湿摩擦色牢度:通过湿润摩擦布对织物进行摩擦,评估面料在湿润环境(如汗液接触、雨天等)下的颜色稳定性。两类测试结果均需按照标准评级体系进行量化评价。

检测仪器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的核心设备为耐摩擦色牢度试验仪(又称摩擦色牢度测试仪),其技术特点包括:
- 往复式摩擦头:实现标准化的往复运动轨迹和压力控制
- 标准摩擦布固定装置:确保摩擦布与试样接触面积恒定
- 计数器:记录摩擦次数(通常为10次/分钟)
- 压力调节系统:根据标准要求调节加载重量(如9N±0.2)
仪器需定期通过砝码校准和机械精度检验,确保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检测方法

标准化的检测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试样准备:裁剪符合标准尺寸(通常为50mm×140mm)的待测织物试样
2. 摩擦布固定:选用标准摩擦布(干/湿状态),包裹在摩擦头表面
3. 测试过程:启动设备进行规定次数的往复摩擦(一般干/湿摩擦各10次)
4. 结果评级:使用灰度卡比色法评估摩擦布的沾色程度,按1-5级(5级优)给出评级结果
测试应在标准大气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65%±2%)下进行。

检测标准

国内外主要采用以下标准体系:
- GB/T 392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 ISO 105-X12:2016《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X12部分:耐摩擦色牢度》
- AATCC 8-2016《耐摩擦色牢度:旋转式摩擦测试法》
标准差异主要体现在摩擦次数、压力参数及评级方法等方面,企业需根据目标市场选择对应的检测标准体系。

结论

通过系统化的耐摩擦色牢度检测,纺织企业可有效控制产品质量风险,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测试过程中需重点关注仪器校准、环境控制及标准操作流程的执行,同时建议定期参与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确保检测结果的性和可比性。随着智能化检测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评级系统和自动化检测设备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
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
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
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
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