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16光伏并网逆变器极性或相序错误保护检测
-
2024-11-25贵金属金检测
-
2024-11-28食品添加剂 萝卜红灼烧残渣检测
-
2024-12-14医用电热毯、电热垫和电热床垫元件的故障检测
-
2024-11-28交流充电桩充电模式和连接方式检查检测
织物中拆下纱线捻度检测的重要性
纱线捻度是衡量纱线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直接影响织物的强度、手感、耐磨性和外观表现。在纺织生产过程中,捻度过高可能导致织物僵硬、易起毛球,而捻度过低则可能造成纱线强力不足、织物松散。因此,对从织物中拆下的纱线进行捻度检测,不仅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更是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必要手段。通过科学规范的检测流程,可准确评估纱线性能,为产品研发、生产调整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检测项目及核心参数
纱线捻度检测主要包含以下关键项目:
1. 捻向检测(Z捻或S捻)
2. 单位长度捻度(捻/10cm或捻/m)
3. 捻系数计算(反映纱线加捻程度)
4. 捻度均匀性分析
5. 回捻稳定性测试(检测退捻后的恢复能力)
常用检测仪器与设备
检测需采用符合标准的仪器设备:
1. 机械式解捻仪:通过固定夹持、旋转解捻方式测量捻回数
2. 电动捻度测试仪:配备数字显示屏,可自动计算并存储数据
3. 数字显微捻度仪:结合光学放大技术,适合高精度测量
4. 恒温恒湿箱:确保检测环境符合GB/T 6529标准要求(温度20±2℃,相对湿度65±3%)
标准检测方法与流程
依据GB/T 2543.1-2015《纺织品 纱线捻度的测定 第1部分:直接计数法》及ASTM D1422标准,主要检测步骤包括:
1. 样品制备:从织物不同部位拆取至少50根有效纱样
2. 预处理: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平衡24小时以上
3. 夹持定位:使用预加张力装置固定纱线(棉纱0.5cN/tex,化纤0.25cN/tex)
4. 解捻法测试:旋转夹持器至纱线完全解捻,记录回转圈数
5. 数据计算:捻度T=解捻圈数×试样夹持长度修正系数
国内外检测标准对照
主要参考标准体系包含:
1. 中国标准:GB/T 2543系列
2. 标准:ISO 2061《纺织品 纱线捻度的测定 直接计数法》
3. 美国标准:ASTM D1422《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Twist in Yarns by the Direct-Counting Method》
4. 日本标准:JIS L1095《纤维制品试验方法通则》
质量控制要点与注意事项
为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需特别注意:
1. 取样时避免纱线意外拉伸或扭曲
2. 定期校准仪器夹持间距(误差≤0.5mm)
3. 不同纤维类型需采用对应预加张力
4. 检测环境温湿度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5. 混合纱需进行多次平行试验取平均值
通过系统化的纱线捻度检测,企业可控制原料质量,优化织造工艺参数,有效降低因捻度异常导致的织物瑕疵率,对于提升产品合格率和市场竞争力具有显著的实践价值。
- 上一个:重金属((镉、钴、铬、铜、镍、铅、锑、锌)检测
- 下一个: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