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16光伏并网逆变器极性或相序错误保护检测
-
2024-11-25贵金属金检测
-
2024-11-28食品添加剂 萝卜红灼烧残渣检测
-
2024-12-14医用电热毯、电热垫和电热床垫元件的故障检测
-
2024-11-28交流充电桩充电模式和连接方式检查检测
铅、汞、镉、六价铬检测的重要性与背景
铅、汞、镉、六价铬是环境与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关注的重金属污染物,因其毒性强、生物累积性高且难以降解,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铅可损伤神经系统,汞易引发慢性中毒,镉会导致肾脏疾病,而六价铬则具有强致癌性。随着工业发展及环保法规的完善,对这些重金属的检测需求日益增加,成为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电子产品合规(如RoHS指令)及职业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要任务。
检测项目与适用范围
针对铅、汞、镉、六价铬的检测,主要覆盖以下场景:
- 环境监测:土壤、水体、大气颗粒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分析;
- 工业品检测:电子电器产品、玩具、包装材料中的限值合规性;
- 食品与药品安全:食品、中药材及化妆品中重金属残留的监控;
- 职业卫生:工作场所空气及从业人员生物样本中的暴露评估。
检测仪器与核心技术
针对不同重金属的特性,常用检测仪器包括:
-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适用于铅、镉的高灵敏度定量分析;
- 冷原子吸收测汞仪:专用于汞元素的痕量检测;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多元素同步检测,覆盖低至ppb级浓度;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六价铬的比色法测定(如二苯碳酰二肼法)。
检测方法及操作流程
铅、镉检测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样品经酸消解后,通过高温原子化测定吸光度。检测限可达0.1 µg/L,适用于微量分析。
汞检测
通过冷蒸气原子吸收法(CVAAS),利用还原剂将汞离子转化为原子态汞,载气带入光路检测。可检测0.01 µg/L以下的汞浓度。
六价铬检测
使用分光光度法(EPA 7196A),在酸性条件下,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于54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检测标准与法规依据
- GB/T 5009.12-2017: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 HJ 542-2009:环境空气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T 17141-1997:土壤中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 EPA 3060A/7196A:六价铬的碱消解与分光光度检测标准;
- IEC 62321-2013: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检测程序。
- 上一个:隔热型材复合性能试验检测
- 下一个:耐溶剂性(其他涂层)检测
更多
推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