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16光伏并网逆变器极性或相序错误保护检测
-
2024-11-25贵金属金检测
-
2024-11-28食品添加剂 萝卜红灼烧残渣检测
-
2024-12-14医用电热毯、电热垫和电热床垫元件的故障检测
-
2024-11-28交流充电桩充电模式和连接方式检查检测
砷(As)、锑(Sb)、铋(Bi)检测的背景与意义
砷(As)、锑(Sb)、铋(Bi)是三种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工业产品中。然而,它们的高毒性、生物累积性和环境持久性使其成为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工业质量控制等领域的重要检测对象。例如,砷的化合物可引发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锑污染可能影响水质和土壤生态,铋虽毒性较低但过量暴露仍存在健康风险。因此,建立、的检测方法对这些元素的定量分析至关重要,以满足环境保护、健康评估和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
检测项目与范围
针对As、Sb、Bi的检测项目主要涵盖以下领域:
- 环境监测:水(地表水、地下水、废水)、土壤、大气颗粒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检测;
- 食品安全:农产品、水产品、加工食品中As、Sb残留量的测定;
- 工业材料:电子元件、合金、催化剂中铋含量的质量控制;
- 医疗与生物: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中的重金属中毒检测。
常用检测仪器
针对As、Sb、Bi的检测,主要依赖以下高精度仪器:
- 原子荧光光谱仪(AFS):适用于痕量砷、锑的检测,灵敏度高且选择性好;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检出限低至ppb级;
-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通过石墨炉或火焰法检测铋及砷的形态;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用于元素形态分析,如区分无机砷与有机砷。
检测方法与技术
根据检测目标和样品类型,常用方法包括:
- 原子荧光法(AFS):基于元素在特定波长下的荧光强度定量,适用于水样中As、Sb的快速分析;
- ICP-MS法:通过离子化样品并测定质量-电荷比,实现多元素同步检测,灵敏度极高;
-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HG-AAS):利用氢化反应富集目标元素,提升检测限,常用于复杂基质样品;
- 分光光度法:通过显色反应测定吸光度,成本低但适用于浓度较高的样品。
检测标准与规范
国内外相关检测标准体系完善,主要参考以下标准:
- 标准(GB):
- GB/T 5750.6-202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中As的测定;
- GB 5009.11-202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 标准(ISO/EPA):
- ISO 17294-2:2016 水质-ICP-MS法测定微量元素;
- EPA 6020B 固体废弃物中金属元素的ICP-MS检测方法;
- 行业标准:HJ 694-2014《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等。
更多
推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