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机械破损能力(电池单体)检测

  • 发布时间:2025-05-12 15:04:18 ;TAG: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html

抗机械破损能力(电池单体)检测概述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及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抗机械破损能力是评估电池单体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主要用于模拟电池在运输、使用或事故中遭受外力冲击时的耐受性。机械破损可能导致电池内部短路、电解液泄漏甚至热失控,从而引发火灾或爆炸风险。因此,针对电池单体的抗机械破损检测成为电池研发、生产和认证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测试。

检测项目

抗机械破损能力检测通常包括以下核心项目:

  • 挤压测试:模拟电池在受到外部压力时的变形与破损情况。
  • 针刺测试:通过尖锐物体刺穿电池,评估其内部短路时的热稳定性。
  • 振动测试:模拟电池在运输或使用中经受长期振动后的结构完整性。
  • 冲击测试:检测电池在瞬间高能量冲击下的破损风险。

检测仪器

为实现上述检测项目,需采用仪器设备:

  • 万能材料试验机:用于挤压测试,可精确控制压力、位移和速度。
  • 针刺试验机:配备高精度传感器,记录针刺速度、深度及电池温度变化。
  • 振动试验台:模拟不同频率、振幅的振动环境,评估电池机械疲劳特性。
  • 冲击测试仪:通过自由落体或电磁驱动方式施加冲击载荷。

检测方法

主要检测方法及步骤包括:

  1. 挤压测试:将电池置于两平行压板间,以恒定速率施加压力(通常≥100kN),观察是否起火、爆炸或泄漏。
  2. 针刺测试:用直径3-8mm的钢针以10-40mm/s速度刺穿电池,监测电压、温度及热失控现象。
  3. 振动测试:按标准谱图施加随机或正弦振动,持续数小时至数十小时,检测结构损伤。
  4. 冲击测试:施加半正弦波冲击(如50g加速度、6ms脉宽),评估电池外壳破裂风险。

检测标准

国内外主流检测标准包括:

  • GB/T 31485-2015(中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 UL 1642(美国):锂电池安全标准,涵盖机械测试项目。
  • IEC 62133():便携式密封二次电池的安全要求。
  • UN 38.3(联合国):针对锂电池运输安全的强制性测试规范。

测试需在防爆环境中进行,并配备实时监控系统,确保实验安全。检测结果通常以“无起火、无爆炸、无泄漏”为合格判定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