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16光伏并网逆变器极性或相序错误保护检测
-
2024-11-25贵金属金检测
-
2024-11-28食品添加剂 萝卜红灼烧残渣检测
-
2024-12-14医用电热毯、电热垫和电热床垫元件的故障检测
-
2024-11-28交流充电桩充电模式和连接方式检查检测
附录D 过滤器现场扫描检漏检测概述
过滤器是洁净室、生物安全实验室及医疗设施中维持空气洁净度的核心设备,其完整性直接关系到环境控制的可靠性。现场扫描检漏检测是验证过滤器安装质量与运行性能的重要环节,可及时发现滤材破损、边框泄漏或密封不良等问题。附录D作为相关行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过滤器的现场检测提供了系统化的方法框架,涵盖检测项目、仪器选择、操作流程及判定标准,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一致性。
检测项目
现场扫描检漏检测主要聚焦以下核心项目:
1. 过滤器整体泄漏率:评估上下游颗粒浓度差异,识别穿透性缺陷;
2. 边框密封性:检测安装框架与过滤器接触面的气密性;
3. 滤材完整性:通过扫描方式定位微观裂缝或针孔;
4. 系统压差验证:确认过滤器在额定风量下的阻力特性。
检测仪器
关键检测设备包括:
- 扫描型气溶胶光度计:配备等动力采样探头,实时测量上下游粒子浓度;
- 气溶胶发生器:生成PAO/DOP或替代性多分散气溶胶作为示踪介质;
- 激光粒子计数器:适用于ISO 5级以上洁净环境的局部泄漏点定位;
- 压差测试仪:量化过滤器前后压降,判断是否超出设计阈值。
检测方法
依据附录D要求,标准操作流程分为三阶段:
1. 上游浓度标定:在过滤器进风侧注入规定浓度的气溶胶并稳定;
2. 扫描式检测:以≤5cm/s速度移动探头,覆盖滤器及边框全部表面;
3. 数据采集与分析:记录泄漏点位置及泄漏率,采用统计方法评估整体性能。
重点强调扫描路径需保持与过滤器表面距离≤3cm,并确保采样探头与扫描方向垂直。
检测标准
判定依据主要包括:
- ISO 14644-3:规定泄漏率不得超过上游浓度的0.01%;
- EN 1822-4:要求单个泄漏点面积不超过总过滤面积的0.01%;
- GB/T 13554-2020:明确扫描检漏的采样频率与数据处理规范;
- 行业特定标准:如GMP对制药车间过滤器提出附加密封性测试要求。
结论
附录D的过滤器现场扫描检漏检测体系,通过规范化的项目设置、仪器选型与操作标准,为行业提供了可量化的质量控制手段。随着检测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新型光学成像技术与AI算法的融合应用将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与精度,为关键领域的空气净化系统安全运行提供更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