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16光伏并网逆变器极性或相序错误保护检测
-
2024-11-25贵金属金检测
-
2024-11-28食品添加剂 萝卜红灼烧残渣检测
-
2024-12-14医用电热毯、电热垫和电热床垫元件的故障检测
-
2024-11-28交流充电桩充电模式和连接方式检查检测
岩石覆压渗透率检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一、检测原理与意义
岩石渗透率定义为流体在压力梯度下通过岩石孔隙的速率,单位为达西(D)或毫达西(mD)。覆压渗透率检测通过施加围压模拟地层真实应力状态,消除岩石因卸压产生的微裂缝干扰,获取更接近实际的渗透率数据。其意义体现在:
- 储层评价:判断油气藏的工业开采价值;
- 开采优化:指导压裂方案设计及注水开发策略;
- 地质灾害预警:评估页岩气开发中因渗透率变化引发的岩层失稳风险。
二、核心检测项目及技术方法
覆压渗透率检测需围绕岩石物性、应力响应及流体动态开展多维度测试,主要检测项目如下:
1.基础物性参数测定
- 孔隙度检测:通过氦气孔隙度仪或核磁共振(NMR)测定岩石总孔隙体积,明确渗透率与孔隙结构的关联性。
- 孔隙结构分析:采用压汞法(MIP)或CT扫描获取孔隙尺寸分布及连通性数据,建立孔隙网络模型。
2.覆压渗透率动态测试
- 稳态法:在恒定围压(通常5~70MPa)下,向岩心两端施加稳定压差,测量流体(氮气/氦气)稳态流量,计算达西公式渗透率。适用于中高渗透率(>0.1mD)岩石。
- 非稳态法(脉冲衰减法):向岩心施加瞬时压力脉冲,记录压力衰减曲线,通过数学模型反演渗透率。优势在于可测超低渗(<0.001mD)岩样,如页岩、致密砂岩。
3.应力敏感性分析
- 渗透率-围压曲线:逐级增加围压(如10MPa→50MPa,步长5MPa),记录各压力点渗透率,计算应力敏感系数(SSI),评估储层压敏损害风险。
- 循环加载-卸载测试:模拟地层压力波动(如注采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分析渗透率滞后效应及不可逆损失。
4.多相流体渗透率检测
- 气-水两相渗透率:使用岩心驱替装置,测定气水两相共存时的相对渗透率曲线,为气藏开发中水锁效应评估提供依据。
- CO₂-原油驱替实验:在覆压下模拟CO₂驱油过程,分析渗透率变化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5.高温高压耦合测试
- 温压联合作用:将岩心置于高温(80~200℃)高压反应釜中,模拟深层储层环境,测试温度-应力耦合下的渗透率演化规律。
三、实验流程标准化
依据标准(如ISO 15901、ASTM D4525),典型检测流程包括:
- 岩样制备:钻取直径25mm或38mm标准圆柱岩心,端面研磨至平整度<0.02mm。
- 真空饱和:将岩样置于真空罐中饱和地层水或模拟流体(48小时以上)。
- 围压加载:使用三轴压力室,以液压或机械方式施加围压,避免偏轴应力干扰。
- 数据采集:通过高精度压力传感器(误差<0.1%FS)及流量计记录实时数据。
- 清洗与重复测试:更换流体或调整参数后,需彻底清洗岩心以避免交叉污染。
四、技术创新与前沿方向
- 数字岩心技术:结合Micro-CT与数值模拟,重构三维孔隙网络,预测覆压渗透率各向异性。
- 原位实时监测:利用光纤传感器与声发射技术,捕捉压裂过程中渗透率的动态变化。
- 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基于海量实验数据训练神经网络,实现渗透率的快速反演与不确定性量化。
五、应用实例分析
以某页岩气区块为例,覆压渗透率检测发现:
- 围压从10MPa升至30MPa时,渗透率下降60%,表明储层具有强应力敏感性;
- 脉冲衰减法测得基质渗透率为0.0005mD,结合压裂模拟优化了水平井簇间距设计,单井产量提升18%。
结论
岩石覆压渗透率检测需系统整合岩石力学、流体动力学及先进传感技术,其检测项目的精细化与标准化是保障数据可靠性的关键。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针对超低渗、强非均质性储层的检测方法创新将成为技术突破的重点。
分享
- 上一个:风电设备转子叶片固有频率试验检测
- 下一个:岩石覆压孔隙度检测
更多
推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