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Hz 无线局域网设备发射机杂散检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1. 带外杂散辐射(Out-of-band spurious emissions):主信道之外的频率上的辐射,特别是在相邻频段上的辐射是否超过限值。
  2. 杂散辐射限值:不同标准下的限值,比如在1GHz以下和以上的不同限值,或者不同带宽下的要求。
  3. 频率范围测试:确保设备在规定的5GHz频段内工作,不会超出许可的范围。
  4. 发射功率测试:主信号的功率是否符合规定,过高的功率可能导致更多的杂散。
  5. 调制方式和带宽的影响:不同的调制方式(比如OFDM)和信道带宽(20MHz, 40MHz, 80MHz等)是否会影响杂散的产生,测试时需要覆盖各种模式。
  6. 天线端口杂散测试:直接从天线端口测量的杂散,和辐射场杂散的测试可能有不同的方法。
  7. 工作状态下的杂散测试:设备在传输数据时的不同状态,比如大功率传输时,或者不同的数据负载情况下,是否影响杂散辐射。
    可能需要参考一些标准文档,比如ETSI EN 301 893的具体测试要求,FCC Part 15 Subpart E里的规定。还要注意不同地区的标准可能不同,比如欧盟、美国、中国可能各自有不同的限值和测试方法。
    测试设备方面,可能需要用频谱分析仪、信号发生器、射频电缆、屏蔽室等。测试环境需要在电波暗室或者屏蔽室中进行,以避免外界干扰影响测试结果。
    测试步骤可能包括校准设备,设置被测设备在特定工作模式,连接测试设备,扫描不同频段,记录杂散信号的电平,与标准限值对比。
    另外,可能需要考虑温度、电压等环境因素对杂散的影响,测试时是否需要在极端条件下进行。
    还要注意,杂散辐射不仅包括谐波,还包括寄生辐射、互调产物等。所以检测项目需要涵盖这些不同类型的杂散。
    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如何准确测量低电平的杂散信号,如何区分被测设备的杂散和环境噪声,如何确保测试的重复性和准确性。这时候可能需要使用峰值检波、平均值检波等方法,以及合适的RBW(分辨率带宽)和VBW(视频带宽)设置。
    后,结果分析需要判断是否符合标准,如果不符合,可能需要调整设备的设计,比如滤波器、屏蔽措施,或者调整发射功率等。
    现在需要把这些思路组织成结构化的文章,重点突出检测项目,详细说明每个项目的测试方法、标准和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5GHz无线局域网设备发射机杂散检测:核心检测项目详解

引言

检测标准与法规

  • 标准:ETSI EN 301 893(欧盟)、FCC Part 15 Subpart E(美国)、IEEE 802.11系列。
  • 中国标准:GB 9254(CISPR 22)、YD/T 1483(无线局域网设备射频测试)。
  • 核心要求:杂散辐射功率需低于限值(如-30dBm@1GHz以下,-20dBm@1GHz以上)。

核心检测项目详解

1.带外杂散辐射(Out-of-Band Emissions)

  • 定义:主信道带宽以外的非期望辐射,包括谐波、寄生信号及互调产物。
  • 测试方法
    • 设备配置:频谱分析仪、电波暗室、标准天线。
    • 步骤
      1. 设置被测设备(DUT)为大发射功率状态。
      2. 使用频谱分析仪扫描30MHz至26.5GHz频段(覆盖基波和谐波)。
      3. 测量杂散信号峰值,对比标准限值。
    • 关键参数:分辨率带宽(RBW=1MHz)、视频带宽(VBW≥3×RBW)、检波方式(峰值/平均值)。

2.天线端口传导杂散测试

  • 目的:直接测量设备天线端口的杂散信号,排除辐射干扰。
  • 方法
    • 通过射频电缆直接连接DUT天线端口至频谱仪。
    • 使用衰减器防止设备过载。
    • 记录1GHz以下和以上的杂散电平(如FCC要求≤-36dBm@30MHz-1GHz)。

3.工作频段与功率验证

  • 频段范围:验证DUT是否仅在授权频段工作(如5.15-5.35GHz、5.47-5.725GHz等)。
  • 发射功率测试
    • 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需符合地区限值(如欧盟200mW,美国1W)。
    • 功率谱密度(PSD):防止频谱过载(如FCC要求≤17dBm/MHz)。

4.调制模式与带宽影响测试

  • 场景覆盖:测试不同调制方式(OFDM、DSSS)及带宽(20/40/80MHz)下的杂散特性。
  • 示例
    • 802.11ac的80MHz带宽可能产生更宽的带外泄漏,需验证滤波器抑制效果。
    • 动态频率选择(DFS)功能是否抑制雷达频段(5.6-5.65GHz)的杂散。

5.极端条件测试

  • 环境因素:高温(+40℃)、低温(-10℃)、电压波动(±15%)下的杂散稳定性。
  • 长期稳定性:连续工作24小时,监测杂散电平漂移。

测试设备与配置

  • 核心设备

    • 频谱分析仪(支持峰值保持、自动扫描)。
    • 全电波暗室(满足3m/10m测试距离)。
    • 信号发生器(模拟干扰源)。
    • 射频开关矩阵(多端口自动化测试)。
  • 校准要求

    • 天线因子校准、路径损耗补偿。
    • 背景噪声电平需低于限值6dB以上。

结果分析与整改

  • 合格判定:所有杂散信号低于标准限值。
  • 常见问题
    • 滤波器失效:加强基带滤波或增加SAW滤波器。
    • 屏蔽不足:优化PCB布局或增加金属屏蔽罩。
    • 电源噪声:改进稳压电路和去耦电容设计。

结论

5GHz WLAN设备的杂散检测是确保频谱合规性和共存能力的关键。通过系统化的测试项目(如带外辐射、传导杂散、极端条件验证),结合自动化测试工具,可识别设计缺陷,推动设备优化。未来,随着Wi-Fi 6E向6GHz扩展,杂散管理将面临更高挑战,需进一步融合实时频谱监测与人工智能分析技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