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16光伏并网逆变器极性或相序错误保护检测
-
2024-11-25贵金属金检测
-
2024-11-28食品添加剂 萝卜红灼烧残渣检测
-
2024-12-14医用电热毯、电热垫和电热床垫元件的故障检测
-
2024-11-28交流充电桩充电模式和连接方式检查检测
蜂窝式移动通信设备:LTE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检测
- 发布时间:2025-04-12 06:12:27 ;TAG:蜂窝式 ;移动通信 ;设备:LTE用户设备 ;及其 ;辅助设备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抗扰度 ;检测 ;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LTE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检测详解
引言
一、检测标准与适用范围
-
核心标准
- IEC 61000-4-4:规定了EFT测试的波形、测试等级、设备配置及性能判据。
- 3GPP TS 51.010-1:针对移动设备的EMC要求,包含LTE频段设备的特殊测试条件。
-
适用设备
- LTE用户设备:智能手机、CPE(客户终端设备)、物联网模块等。
- 辅助设备:电源适配器、充电器、外接天线、USB数据线等。
二、检测项目详解
1.测试等级与端口分类
- 电源端口(如充电接口)
- 测试等级:通常为Level 3(2 kV峰值电压,5 kHz重复频率)或更高。
- 干扰施加方式:通过耦合/去耦网络(CDN)注入瞬变脉冲。
- 信号/控制端口(如USB、SIM卡槽)
- 测试等级:Level 2(1 kV峰值电压,5 kHz重复频率)。
- 干扰施加方式:容性耦合夹或直接注入。
- 接地端口
- 测试等级:Level 2(1 kV),验证设备接地的抗干扰能力。
2.测试波形参数
- 脉冲特性:单个脉冲宽度5 ns,脉冲群持续时间15 ms,重复频率5 kHz或100 kHz。
- 极性:正负极性交替测试,确保全面覆盖干扰场景。
3.测试配置要求
- 设备工作状态:设备需在大发射功率下进行数据传输(如下行/上行链路激活),模拟真实使用场景。
- 布置方式:设备与辅助设备按典型应用布局放置,如手机连接充电器并外接USB设备。
- 耦合方式:
- 电源线:通过CDN注入。
- 信号线:使用容性耦合夹(150 pF电容)施加干扰。
- 测试次数:每个端口至少进行3次脉冲群施加,每次持续1分钟。
4.性能判据
- Class A:测试中及测试后,设备功能正常,无性能降级。
- Class B:允许暂时性性能损失,但需自动恢复,不可出现用户误操作或数据丢失。
- Class C:允许设备关机,但需通过手动重启恢复。
- LTE设备特殊要求:需保持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INR(信噪比)等关键指标在正常范围内,数据传输误码率(BER)≤10⁻³。
三、典型测试问题及案例分析
1.常见失效现象
- 电源适配器重启:EFT导致电源管理芯片复位,需优化滤波电路设计。
- LTE数据丢包:瞬态干扰耦合至基带处理器,需加强信号线屏蔽。
- 触控屏误触发:EFT通过接地回路干扰触控IC,需改进PCB布局。
2.改进措施
- 滤波设计:在电源端口增加TVS二极管、共模扼流圈。
- 接地优化:采用星型接地,减少环路面积。
- 软件容错:增加数据校验与重传机制。
四、测试流程概要
- 预处理:设备在标准温湿度环境(23℃, 50% RH)下稳定2小时。
- 校准:验证EFT发生器输出波形符合IEC 61000-4-4要求。
- 干扰施加:按端口分类依次测试,记录设备响应。
- 结果评估:根据性能判据判定是否通过。
五、结论
LTE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的EFT抗扰度测试是确保通信可靠性的关键环节。通过严格遵循IEC标准、针对性优化硬件设计及软件算法,可显著提升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鲁棒性。未来随着5G毫米波频段的普及,测试需进一步考虑更高频段干扰的耦合路径,推动EMC技术持续演进。
参考文献
- IEC 61000-4-4:2012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Part 4-4: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burst immunity test.
- 3GPP TS 36.521-1: LTE User Equipment (UE) 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
复制
导出
重新生成
分享
更多
推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