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传导骚扰检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用户设备及其辅助设备传导骚扰检测

引言

一、检测标准与法规依据

传导骚扰检测遵循以下及国内标准:

  1. 标准
    • CISPR 32《多媒体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
    • 3GPP TS 51.010-1《WCDMA用户设备射频性能及协议测试》
  2. 国内标准
    • GB 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 YD/T 1597.1《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

二、核心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1.传导连续骚扰(Continuous Conducted Disturbance)

  • 测试目的:评估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通过电源线或信号线持续发射的电磁干扰。
  • 频率范围:150kHz~30MHz。
  • 限值要求
    • 准峰值(QP):适用于脉冲型干扰(如数字信号);
    • 平均值(AV):适用于连续型干扰(如电源谐波)。
    • 具体限值依据设备类别(Class A/B)及端口类型(AC/DC)划分。
  • 典型不合格场景:开关电源纹波超标、时钟信号耦合到电源线。

2.传导瞬态骚扰(Transient Conducted Emission)

  • 测试目的:捕获设备在开关机、模式切换或突发数据传输时产生的瞬态脉冲干扰。
  • 关键参数:脉冲幅度、上升时间、重复频率。
  • 测试方法:使用瞬态限幅器(Transient Limiter)和示波器记录瞬态波形,对比标准瞬态模板。

3.AC电源端口骚扰

  • 测试配置:通过人工电源网络(LISN)隔离电网干扰,测量相线(L)和中性线(N)的骚扰电压。
  • 特殊要求:需测试设备在大功耗模式下的骚扰水平(如满功率发射+数据传输)。

4.DC电源端口骚扰

  • 适用场景:使用外部适配器或电池供电的设备。
  • 测试方法:在DC电源线上串联电流探头,测量骚扰电流(30MHz以下)。

5.信号/控制端口传导骚扰

  • 测试对象:USB、HDMI、音频接口等有线连接端口。
  • 限值要求:通常比电源端口宽松,但需关注高频段(如1GHz以上)的共模噪声。

6.辅助设备端口传导骚扰

  • 测试要点
    • 辅助设备(如充电器)需独立测试或与主机联合测试;
    • 外接天线端口需评估射频泄漏对传导频段的耦合影响。

7.WCDMA业务模式专项测试

  • 典型业务场景
    • 语音通话(12.2kbps AMR);
    • 高速数据业务(HSDPA,高14.4Mbps);
    • 空闲模式(IDLE)。
  • 测试要求:设备需在不同业务模式下持续工作,记录传导骚扰峰值。

三、测试系统配置与设备

  1. 核心仪器
    • EMI接收机(如R&S ESR/ESRP系列);
    • 人工电源网络(LISN,50μH/50Ω);
    • 瞬态限幅器、电流探头、衰减器等。
  2. 测试环境:屏蔽室(满足CISPR 16-1-4场地验证要求)。
  3. 被测设备布置
    • 线缆长度按标准规定(如电源线≤1m);
    • 辅助设备与主机间距≥0.8m。

四、结果判定与整改建议

  1. 合格判定:所有端口的骚扰电平均低于标准限值(Class B设备限值严于Class A)。
  2. 常见整改措施
    • 优化电源滤波电路(如增加X/Y电容、共模电感);
    • 对高速信号线加装磁环或屏蔽层;
    • 调整PCB布局,减少高频回路面积。

五、结论

传导骚扰检测是确保WCDMA用户设备电磁兼容性的关键环节。通过系统化测试与针对性整改,可有效抑制设备对电网及关联设备的干扰,提升产品合规性与市场竞争力。未来随着5G多模设备的普及,传导骚扰测试需进一步融合多频段、高功率场景的评估方法。

:具体测试参数需根据设备类型(便携式/固定式)、使用环境(居民区/工业区)及新标准版本动态调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