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检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1. 测试频率范围
  2. 测试场强等级
  3. 调制方式和参数
  4. 测试布置和设备配置
  5. 极化方向
  6. 测试步骤和持续时间
  7. 性能监测指标
  8. 合格判定标准
  9. 特殊情况的处理
    在写文章的时候,需要详细说明每个检测项目的具体参数、测试方法、设备要求以及结果评估方法。同时,要结合具体的标准,如IEC 61000-4-3,以及行业标准,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性。
    可能还需要举一些例子,比如在某个场强下设备出现通话中断,或者数据速率下降的情况,说明如何记录和分析这些现象。此外,不同或地区的标准可能有差异,需要指出适用于中国市场的相关标准,比如GB/T 17626.3。
    后,强调测试的重要性,确保移动通信设备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可靠工作,保障通信质量和用户安全。同时,可能提到未来随着5G的发展,测试频率和场强可能会有变化,需要持续关注标准更新。

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检测

引言

检测标准与适用范围

  1. 标准:IEC 61000-4-3(辐射射频电磁场抗扰度测试)。
  2. 国内标准:GB/T 17626.3(等同采用IEC标准)。
  3. 适用对象
    • 移动台(MS):如TDMA制式手机、车载终端。
    • 辅助设备:基站、中继器、信号放大器等。

核心检测项目详解

1.测试频率范围

  • 范围:通常覆盖80MHz至6GHz,涵盖设备工作频段(900/1800MHz)及潜在干扰源频段。
  • 步进间隔:1%频率点或按标准分档(如80MHz–1GHz以1%递增,1GHz以上固定间隔)。

2.测试场强等级

  • 等级划分:根据IEC 61000-4-3,常见等级:
    • Level 3:10V/m(典型民用环境)。
    • Level 4:20V/m(工业或严苛环境)。
  • 移动设备要求:通常需满足Level 3或更高,基站类设备可能需Level 4。

3.调制方式与参数

  • 调制信号:100%幅度调制的1kHz正弦波(模拟实际干扰信号)。
  • 连续波(CW)测试:用于基础抗扰度验证。

4.测试布置与设备配置

  • 电波暗室:需满足均匀场域(Uniform Field Area, UFA)要求。
  • 设备状态
    • 移动台:模拟通话、数据传输、待机等状态。
    • 辅助设备:满负荷运行,连接外围设备(如电源、天线)。
  • 摆放方向:设备需以三个正交方向(X/Y/Z轴)暴露于电磁场。

5.极化方向与扫描方式

  • 天线极化:水平与垂直极化分别测试。
  • 频率扫描:以驻留时间(如每频率点1秒)覆盖全频段。

6.性能监测指标

  • 通信质量:误码率(BER)、信号强度(RSSI)、通话中断率。
  • 功能异常:死机、重启、显示故障、数据丢失。
  • 辅助设备:输出功率稳定性、噪声电平、连接中断率。

7.合格判定标准

  • Class A:允许暂时性能降低,测试后自动恢复。
  • Class B:允许功能丧失,但不可损坏或需人工复位。
  • 严苛场景:医疗或安全相关设备需“零故障”耐受。

测试流程示例

  1. 校准阶段:使用场强探头校准前向功率,确保暗室内场强精度。
  2. 预测试:快速扫描识别敏感频段,优化正式测试效率。
  3. 正式测试
    • 按选定场强(如10V/m)施加调制信号。
    • 记录设备在900MHz/1800MHz及其他频点的响应。
  4. 结果评估:根据性能类别判定是否达标,生成测试报告。

特殊考量与挑战

  • 多天线系统:MIMO技术的设备需测试所有天线端口的抗扰度。
  • 外壳材质:金属外壳可能屏蔽干扰,但需验证接缝/接口处的泄漏。
  • 动态环境模拟:如设备在移动状态(车载)下的抗扰能力。

结论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检测是保障移动通信设备可靠性的核心环节。随着5G高频段和物联网设备的普及,未来测试标准可能扩展至毫米波频段(如28GHz)及更高场强等级。持续跟踪标准更新(如ETSI EN 301 489系列)并优化测试方法,是确保设备兼容性与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 IEC 61000-4-3:2020
  • GB/T 17626.3-2016
  • ETSI EN 301 489-1(通用EMC要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