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设备辐射骚扰(9kHz~30MHz)检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无线通信设备辐射骚扰检测(9kHz~30MHz)技术指南

一、检测标准与依据

辐射骚扰检测遵循及国内电磁兼容(EMC)标准,主要包括:

  • CISPR 22(信息技术设备无线电骚扰限值)
  • CISPR 32(多媒体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
  • GB 9254(中国标准,等同CISPR 22/32)
  • FCC Part 15(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标准)

二、核心检测项目

辐射骚扰检测主要针对设备在9kHz~30MHz频段内产生的非预期电磁能量,具体检测项目如下:

1.电源端口的辐射骚扰

  • 测试对象:设备电源线及电源端口的共模噪声。
  • 测试方法
    • 使用人工电源网络(LISN)隔离电网干扰,测量电源线传导的辐射骚扰。
    • 天线接收法:在3m或10m测试距离内,使用环形天线或双锥天线捕捉辐射场强。
  • 限值要求:依据设备类别(A类工业设备/B类民用设备)执行不同限值。

2.电信端口的辐射骚扰

  • 测试对象:设备的数据线、通信端口(如RS232、以太网口)。
  • 测试方法
    • 使用电流探头测量线缆的共模电流,转换为辐射场强。
    • 线缆布置需模拟实际使用场景,长度不超过规定值(如1m冗余)。

3.机箱辐射骚扰

  • 测试对象:设备外壳、缝隙、接口处泄漏的电磁场。
  • 测试方法
    • 在电波暗室中,使用接收机+天线扫描设备表面辐射。
    • 重点关注高频开关电路、时钟电路附近的辐射峰值。

4.天线端口的杂散发射

  • 测试对象:无线通信模块的天线端口在非工作频段的杂散信号。
  • 测试方法
    • 通过射频电缆直接连接至频谱分析仪,测量9kHz~30MHz范围内的无用发射。

三、测试环境与设备

  1. 测试场地
    • 开阔试验场(OATS):符合CISPR 16-1-4标准,背景噪声低于限值6dB。
    • 电波暗室:3m法/10m法全电波暗室,用于精确控制测试环境。
  2. 主要设备
    • EMI接收机(如R&S ESRP、Keysight N9038A)
    • 人工电源网络(LISN)
    • 环形天线、双锥天线、对数周期天线
    • 电流探头、场强探头

四、测试步骤

  1. 预测试(Pre-scan)
    • 使用频谱分析仪快速扫描全频段,识别辐射峰值点。
  2. 正式测试
    • 按标准规定设置接收机参数(带宽:9kHz150kHz用200Hz,150kHz30MHz用9kHz)。
    • 分别测量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方向的场强。
  3. 数据记录
    • 记录超过限值6dB的频点,分析是否为设备真实发射或环境噪声。

五、结果判定与整改

  • 合格判定:所有频点辐射值低于标准限值-安全裕量(通常3dB)。
  • 典型失效原因
    • 电源滤波不足(如缺少共模扼流圈)
    • 线缆屏蔽不良或接地设计缺陷
    • 高频电路布局不合理(如时钟线未做阻抗匹配)
  • 整改措施
    • 增加磁环、滤波电容、屏蔽罩。
    • 优化PCB布局,缩短高频信号走线。

六、测试报告内容

报告需包含以下核心信息:

  • 设备型号、测试标准、测试环境
  • 测试配置图(EUT布置、线缆走向)
  • 辐射骚扰数据表及频谱图
  • 结论(符合/不符合)及整改建议

七、注意事项

  1. 测试前需预热设备至稳定工作状态。
  2. 环境噪声需至少低于限值6dB,避免外界干扰。
  3. 线缆摆放需固定,避免因移动影响重复性。

通过系统化的检测项目分析及针对性整改,可有效确保无线通信设备在9kHz~30MHz频段的电磁兼容性,降低市场准入风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