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16光伏并网逆变器极性或相序错误保护检测
-
2024-11-25贵金属金检测
-
2024-11-28食品添加剂 萝卜红灼烧残渣检测
-
2024-12-14医用电热毯、电热垫和电热床垫元件的故障检测
-
2024-11-28交流充电桩充电模式和连接方式检查检测
信息技术设备辐射骚扰(30MHz~1GHz)检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一、检测依据标准
- 标准:CISPR 22(信息技术设备无线电骚扰限值)、CISPR 32(多媒体设备EMC标准)
- 中国标准:GB 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 欧盟指令:EN 55032(取代CISPR 22)、RED指令(2014/53/EU)
二、核心检测项目及方法
1.电场辐射骚扰(Radiated Emission)
- 频率范围:30MHz–1GHz(部分标准扩展至6GHz)
- 测试设备:
- 接收机:峰值检波器(Peak)、准峰值检波器(QP)
- 天线:双锥天线(30–300MHz)、对数周期天线(300MHz–1GHz)
- 转台与升降台:360°旋转及高度扫描(1–4m)
- 测试布置:
- 被测设备(EUT)置于非导电桌面上,线缆自然下垂至地面,避免缠绕。
- 天线水平/垂直极化方向交替测试,捕捉大辐射值。
- 限值要求:依据设备类别(Class A工业设备/Class B民用设备),例如:
- Class B限值:30MHz–230MHz时40dBμV/m(QP),230MHz–1GHz时47dBμV/m(QP)。
2.辅助测试:诊断定位与近场扫描
- 近场探头:用于定位辐射源(如开关电源、时钟电路、线缆接口)。
- 频谱分析仪:实时监测频域特性,识别超标频点(如CPU时钟谐波、DC-DC转换器开关频率)。
三、测试环境要求
- 全电波暗室(Fully Anechoic Chamber):
- 符合NSA(归一化场地衰减)±4dB要求,背景噪声至少低于限值6dB。
- 地面铺设吸波材料,模拟自由空间条件。
- 开阔试验场(OATS):
- 需远离电磁干扰源(如基站、高压线),场地尺寸符合标准椭圆区要求。
四、被测设备(EUT)配置要求
- 典型工作模式:
- 满负荷运行(如数据传输、高分辨率显示、无线模块激活)。
- 待机/休眠状态下的辐射评估。
- 线缆处理:
- 电源线、信号线长度按实际使用情况布置,超过1m时需折叠为30–40cm捆扎。
- 外围设备连接:
- 模拟真实使用场景(如连接打印机、外置硬盘),避免引入额外干扰。
五、超标案例分析及整改措施
1.典型失效原因
- 开关电源:MOSFET开关瞬态导致30–300MHz宽带噪声。
- 数字电路:CPU时钟(如100MHz)的奇次谐波(300MHz、500MHz等)。
- 线缆耦合:非屏蔽线缆作为辐射天线(如USB 3.0、HDMI线)。
2.整改方案
- 屏蔽优化:
- 金属外壳接缝处增加导电衬垫。
- 线缆使用屏蔽层+磁环(如铁氧体磁珠)。
- 滤波设计:
- 电源入口加装π型滤波器,抑制共模干扰。
- 时钟信号串联RC电路或铁氧体磁珠。
- PCB布局改进:
- 敏感信号线与电源线分层走线,避免平行布线。
- 关键IC电源引脚就近放置去耦电容(0.1μF+10μF组合)。
六、测试流程优化建议
- 预测试(Pre-scan):
- 利用频谱仪快速扫描全频段,定位潜在超标点。
- 多工况覆盖:
- 对设备不同工作模式(如充电、数据传输、蓝牙连接)分别测试。
- 不确定度管理:
- 校准设备(天线因子、电缆损耗)并记录环境温湿度。
七、结论
辐射骚扰检测是确保信息技术设备合规上市的关键环节,需结合标准限值、测试方法及针对性整改技术。通过系统化的测试项目设计(如电场辐射、近场诊断)和科学的失效分析,可有效提升产品电磁兼容性能,降低市场召回风险。
(附:测试报告需包含原始数据、场地验证记录、设备配置描述及频谱图示例)
复制
导出
重新生成
分享
更多
推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