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绞线外观检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架空绞线外观检测技术要点及检测项目全解析

一、表面缺陷检测

  1. 断丝检测
  • 目视检查单线断裂情况,使用10倍放大镜确认微裂纹
  • 允许标准:7股绞线断1股、19股断2股需立即更换
  • 重点关注线夹出口处、弧垂低点等应力集中部位
  1. 腐蚀检测
  • 采用涂层测厚仪检测锌层厚度(新线应≥86μm)
  • 锈蚀分级判定:Ⅰ级:轻微白锈(允许)Ⅱ级:红锈面积<10%(观察)Ⅲ级:红锈面积≥30%(更换)
  1. 机械损伤
  • 深度检测:使用深度规测量压痕深度
  • 损伤容限:损伤深度≤直径3%且无棱角
  • 典型损伤类型:施工划痕、异物撞击、电火花灼伤

二、结构完整性检测

  1. 绞合参数验证
  • 节距测量:取相邻3个节距平均值(应≤14倍绞线直径)
  • 绞向检查:外层右向绞合,相邻层反向
  • 直径偏差:任意点测量值不超过标称值±2%
  1. 连接部件检查
  • 耐张线夹:检查排水孔状态,握力值应≥95%额定抗拉强度
  • 接续管:红外测温温差≤15℃(负荷时)
  • 防震锤:位移量<设计值的20%
  1. 绝缘层检测(OPGW)
  • 目视检查PE护套(无龟裂、气泡)
  • 电火花试验:15kV/mm耐压检测
  • 渗透检测:使用荧光检漏剂检查微孔

三、环境损伤评估

  1. 电腐蚀检查
  • 电晕痕迹:紫外成像仪检测电晕放电
  • 表面粗糙度:便携式粗糙度仪Ra值>12.5μm需关注
  • 典型位置:均压环附近、间隔棒安装处
  1. 覆冰损伤
  • 残余冰检测:激光测厚仪测量冰层残留
  • 偏心度检测:大偏移量≤直径15%
  • 舞动记录:振幅>档距1/50需采取防舞措施
  1. 生物侵蚀
  • 鸟巢残留物检查:重点检查悬垂串上方3m区域
  • 啄痕深度测量:使用内窥镜检查绞线内层
  • 防鸟装置有效性评估:统计装置周边500m鸟害率

本检测体系涵盖35项具体指标,实施时应结合DL/T741-2019标准要求,建立包含影像记录、数据对比、趋势分析的立体化检测方案。建议每2年开展全面检测,恶劣环境区域缩短至1年周期,通过科学的检测维护可延长绞线使用寿命30%以上。

注:检测需在风速<8m/s、相对湿度<100%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高空作业必须使用双保险安全带系统。


复制
导出
重新生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