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16光伏并网逆变器极性或相序错误保护检测
-
2024-11-25贵金属金检测
-
2024-11-28食品添加剂 萝卜红灼烧残渣检测
-
2024-12-14医用电热毯、电热垫和电热床垫元件的故障检测
-
2024-11-28交流充电桩充电模式和连接方式检查检测
陶瓷制品感官要求检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陶瓷制品感官要求检测项目详解
一、外观质量检测
-
表面光洁度
- 检测方法:在自然光或标准光源(如D65光源)下目视检查,观察釉面或素坯表面是否光滑、无毛刺、无针孔、无裂纹。
- 标准要求:优等品表面需无明显瑕疵,一级品允许存在≤0.5mm的轻微针孔或釉面斑点,但不得影响整体美观。
- 常见缺陷:釉面气泡、釉裂(惊釉)、落渣、缩釉等。
-
颜色与光泽度
- 检测工具:色差仪、光泽度计。
- 检测内容:
- 色差:与标准样品对比,色差ΔE值≤1.5为合格(根据GB/T 3810.16)。
- 光泽度:釉面光泽度需符合设计标准,例如哑光釉面光泽度≤10GU,亮光釉面≥80GU。
-
造型规整性
- 检测项目:
- 尺寸偏差:使用卡尺、三维测量仪检测器型的高度、口径、底径是否符合公差范围(通常为±1.5%)。
- 对称性:检查壶嘴、把手等部件是否与主体对称,无歪斜变形。
- 示例标准:茶壶嘴与壶身中心线偏差≤2mm,杯口圆度误差≤1mm。
- 检测项目:
二、装饰效果检测
-
图案完整性
- 检测方法:观察贴花、手绘、雕刻等装饰图案是否清晰完整,无错位、断线、褪色。
- 特殊工艺要求:
- 釉下彩:图案需完全覆盖透明釉层,无晕染或渗透。
- 描金/描银:金属装饰线条需连续均匀,无脱落或氧化斑点。
-
釉面质感
- 触觉检测:用手触摸釉面,感受是否细腻均匀,无凹凸颗粒感。
- 特殊釉面:如结晶釉需检测结晶花纹分布是否自然,开片釉需确保裂纹均匀无集中断裂。
三、功能性感官检测
-
使用舒适度
- 手持体验:检测杯、碗等器具的边沿是否圆润,无割手感;把手握持是否贴合手型,重心稳定。
- 示例测试:将盛满水的茶壶倾斜至70°倒水,检测水流是否顺畅无滴漏。
-
气味检测
- 检测方法:将陶瓷制品置于密闭空间(如玻璃罩)中,加热至60℃维持1小时后,开盖嗅辨是否有刺鼻化学气味(如釉料残留的硫化物或有机溶剂)。
- 安全标准:符合GB 4806.4《食品接触材料》要求,不得释放有害气体。
四、特殊品类附加检测
-
艺术陶瓷
- 审美评价:由评审组对造型创意、色彩搭配、文化内涵进行主观评分(通常采用5分制)。
- 仿古陶瓷:检测做旧效果(如开片、土沁)是否自然,无人工痕迹过重问题。
-
餐具类陶瓷
- 叠放稳定性:碗、盘类制品叠放时需保持平稳,叠放高度误差≤2mm。
- 微波适用性:检测釉面金属装饰是否含铅镉,避免微波加热后产生火花(需结合化学检测)。
五、检测流程与工具
-
标准检测环境
- 光照条件:500-1000 Lux照度,避免强反光干扰。
- 温湿度控制:25±2℃,相对湿度50%±5%。
-
缺陷分级标准
缺陷类型 允许范围(优等品) 允许范围(合格品) 表面斑点 无 ≤1mm,且≤2处/件 釉面划痕 无 长度≤5mm,深度不可触及坯体 变形(口径) ≤0.5% ≤1.5% -
检测工具清单
- 光学仪器:色差仪、光泽度计、放大镜(10倍)。
- 测量工具:数显卡尺、圆度仪、塞尺。
- 辅助设备:恒温箱(气味测试)、标准光源箱。
六、常见问题与改进方向
-
釉面针孔
- 成因:釉料颗粒不均或烧成温度过低。
- 解决方案:优化釉料研磨细度至≤10μm,提高烧成温度10-20℃。
-
色差超标
- 控制要点:严格管理色料配比,窑炉内温差控制在±5℃以内。
结语
陶瓷制品的感官检测需结合客观仪器数据与人工经验判断,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尤其关注高价值艺术瓷和日用瓷的细节表现。未来,随着AI视觉检测技术的应用,感官质量评估将逐步实现标准化与智能化,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注:具体检测标准需参考GB/T 3532《日用瓷器》、ISO 4531《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等文件,并结合客户需求灵活调整。
分享
- 上一个:陶瓷制品铅检测
- 下一个:搪瓷制品标签标识检测
更多
推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