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果产品(干果)检测

  • 发布时间:2025-04-15 09:27:29 ;TAG:产品 ;干果 ;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林果产品(干果)质量安全检测项目及技术要点

一、感官品质检测

  1. 外观特性

    • 项目:颗粒完整性、色泽均匀度、杂质含量(如沙粒、果梗残留)。
    • 方法:目视检查结合电子成像技术,定量分析杂质占比。
    • 标准:GB/T 5009.34-2016规定杂质含量需≤0.1%。
  2. 气味与风味

    • 检测干果是否具有自然果香,排除霉变、酸败等异味。
    • 采用感官评价小组(5人以上)盲测法,结合电子鼻技术辅助分析挥发性物质。

二、理化指标检测

  1. 水分含量

    • 意义:水分过高易导致霉变,过低则影响口感。
    • 方法:烘箱干燥法(GB 5009.3-2016),要求水分≤15%(如核桃仁、葡萄干)。
  2. 酸价与过氧化值

    • 检测对象:油脂含量较高的坚果(如腰果、杏仁)。
    • 标准:酸价≤3 mg KOH/g(GB 19300-2014);过氧化值≤0.25 g/100g。
  3. 蛋白质与脂肪含量

    • 凯氏定氮法(GB 5009.5-2016)测定蛋白质,索氏提取法(GB 5009.6-2016)分析脂肪。

三、污染物及有害物质检测

  1. 农药残留

    • 重点农药:有机磷类(如敌敌畏)、拟除虫菊酯类(如氯氰菊酯)。
    • 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多残留分析,参考GB 23200.113-2018。
  2. 重金属污染

    • 检测项:铅(≤0.2 mg/kg)、镉(≤0.1 mg/kg)、砷(≤0.5 mg/kg)。
    • 仪器:原子吸收光谱仪(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3. 真菌毒素

    • 黄曲霉毒素B1: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限值≤5 μg/kg(GB 2761-2017)。
    • 赭曲霉毒素A:常见于葡萄干,限值≤5 μg/kg。

四、微生物安全检测

  1. 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

    • 标准:菌落总数≤1000 CFU/g,大肠菌群≤10 MPN/g(GB 19300-2014)。
  2. 致病菌检测

    • 沙门氏菌:PCR法快速筛查,不得检出。
    • 金黄色葡萄球菌:选择性培养基培养,限值≤100 CFU/g。
  3. 霉菌与酵母菌

    • 孟加拉红培养基计数,限值≤50 CFU/g(部分高水分果脯类需更严标准)。

五、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

  1. 二氧化硫残留

    • 检测漂白剂使用情况(如开心果、银耳),蒸馏滴定法测定,限值≤0.1 g/kg。
  2. 合成色素与防腐剂

    • 禁用工业染料(如苏丹红),液相色谱法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等防腐剂。

六、营养标签符合性检测

  1. 能量值与营养成分
    • 依据GB 28050-2011,验证产品标签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含量真实性。

七、检测标准与法规依据

  • 国内标准:GB 19300-2014《食品安全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GB 2762-2017《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 参考:ISO 6657-2006(水分测定)、FDA 21 CFR Part 101(营养标签)。

结语

干果产品的质量安全需通过多维度的检测体系保障。生产企业应建立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的全流程监控,尤其关注农药残留、真菌毒素及微生物风险。未来,随着快速检测技术(如拉曼光谱、生物传感器)的普及,干果检测将朝着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