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沥青混合料类检测

  • 发布时间:2025-04-15 11:00:42 ;TAG:沥青 ;混合 ;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检测项目详解

一、沥青原材料的检测项目

  1. 针入度(Penetration)

    • 标准依据:JTG E20-2011 T0604,ASTM D5
    • 检测目的:评价沥青在25℃条件下的软硬程度(稠度),反映其高温抗变形能力。
    • 方法:标准针在100g负荷下垂直刺入沥青试样5秒,以0.1mm为单位计量穿透深度。数值越大,沥青越软。
  2. 软化点(Softening Point, 环球法)

    • 标准:JTG E20-2011 T0606,ASTM D36
    • 目的:测定沥青高温稳定性,软化点越高,耐高温性能越强。
    • 方法:钢球置于沥青试样上,以5℃/min速率加热,记录其下垂25.4mm时的温度。
  3. 延度(Ductility)

    • 标准:JTG E20-2011 T0605
    • 目的:评估沥青低温延展性及抗开裂能力。
    • 方法:标准“8”字形试件在15℃或10℃水中以5cm/min速率拉伸至断裂,记录长度(cm)。
  4. 黏度(Viscosity)

    • 标准:布氏旋转黏度(JTG E20-2011 T0625)、毛细管法(ASTM D2171)
    • 目的:确定施工温度范围及泵送性能,高温黏度过高会导致施工困难。
  5. 老化性能试验

    • 薄膜烘箱试验(TFOT):模拟沥青短期老化(JTG E20-2011 T0609);
    • 压力老化容器(PAV):评价长期老化性能(ASTM D6521)。
    • 指标:老化后质量损失、针入度比、延度保留率。
  6. 其他专项检测

    • 闪点(Cleveland Open Cup, COC):评估施工安全性(JTG E20-2011 T0611);
    • 蜡含量:石蜡基沥青需控制蜡含量(≤3%),防止低温脆化。

二、沥青混合料检测项目

  1. 马歇尔稳定度与流值

    • 标准:JTG E20-2011 T0709
    • 目的:评估混合料抗车辙及塑性变形能力。
    • 方法:标准试件在60℃下以50mm/min速率加载,记录破坏荷载(kN)和变形量(0.1mm)。
    • 指标要求:稳定度≥8kN,流值2-4mm(具体依级配类型调整)。
  2. 车辙试验(动稳定度)

    • 标准:JTG E20-2011 T0719
    • 目的:模拟车轮碾压下的抗永久变形能力。
    • 方法:试件在60℃下承受0.7MPa轮压,计算45-60min内每产生1mm车辙所需的碾压次数(次/mm)。
    • 规范要求:高速公路动稳定度≥2800次/mm(改性沥青≥6000次/mm)。
  3. 体积参数测定

    • 毛体积密度:真空法或表干法测定(T0705/T0706);
    • 理论大密度:计算混合料空隙率关键参数(T0711);
    • 空隙率(VV):3%-5%为佳,影响耐久性与抗车辙;
    • 矿料间隙率(VMA):确保足够沥青包裹空间,防止泛油。
  4. 沥青含量检测

    • 燃烧法:快速测定混合料沥青占比(T0735);
    • 抽提法:溶剂回流提取沥青,精度更高(T0722)。
  5. 水稳定性试验

    • 浸水马歇尔试验:测定残留稳定度(≥85%);
    • 冻融劈裂试验:评价抗水损害能力,TSR≥100%(T0729)。
  6. 低温弯曲试验

    • 标准:T0728
    • 目的:评估混合料在-10℃下的抗裂性能,通过破坏应变判断(≥2000με)。

三、特殊性能检测(依需求选用)

  1. 抗滑性能

    • 摆式摩擦仪测定横向力系数(BPT)或铺砂法测构造深度(TD≥0.55mm)。
  2. 疲劳性能

    • 四点弯曲疲劳试验(ASTM D7460),模拟反复荷载下的开裂寿命。
  3. 渗水性

    • 渗水系数测试(T0730),要求≤120mL/min(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四、检测标准体系

  • 中国标准: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为核心;
  • 参考:ASTM(美国)、EN(欧洲)标准常用于科研或特殊工程;
  • 地方规范:各省市根据气候特点可能调整技术指标(如高寒地区要求更低延度温度)。

五、质量控制意义

系统的检测体系可预判材料性能,避免路面早期损坏(如车辙、开裂、剥落)。例如:

  • 软化点不足的沥青在夏季易软化导致车辙;
  • 空隙率过高的混合料易渗水引发水损害;
  • 沥青含量偏差±0.5%即可能引发泛油或松散。

结语 沥青及混合料的科学检测是保障道路寿命的关键环节。随着改性沥青、温拌沥青等新材料的应用,检测技术需持续更新,以应对更复杂的工程挑战。建议结合工程实际,针对性选择检测项目并严格执行标准,确保数据指导施工的价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