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材料类检测

  • 发布时间:2025-04-15 11:08:05 ;TAG:材料 ;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一、砂的检测项目

  1. 颗粒级配与细度模数

    • 目的:评估砂的粒径分布是否满足混凝土配合比要求。
    • 方法:筛分试验(0.15mm-4.75mm筛),计算累计筛余百分比。
    • 标准:GB/T 14684-2022规定Ⅰ类砂细度模数2.3-3.0,Ⅱ类砂1.6-3.0。
  2. 含泥量与泥块含量

    • 含泥量:粒径<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5%会降低混凝土粘结力。
    • 泥块含量:粒径>1.18mm的泥团含量,需水洗后筛分测定。
  3. 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

    • 表观密度反映砂的密实度(一般≥2500kg/m³);堆积密度影响混凝土配比经济性。
  4. 氯离子含量

    • 限值:钢筋混凝土用砂氯离子含量≤0.03%,预应力混凝土≤0.01%。
    • 方法:硝酸银滴定法或电位滴定法。
  5. 碱活性(针对活性骨料)

    • 检测:岩相法判定矿物组成,快速碱-硅酸反应法评估膨胀率。
  6. 含水率

    • 影响混凝土水胶比,需通过烘干法实时测定。

二、石的检测项目

  1. 颗粒级配与大粒径

    • 连续级配或单粒级配需满足GB/T 14685-2022要求,大粒径不超过结构截面尺寸的1/4。
  2. 针片状颗粒含量

    • 限值:Ⅰ类石≤5%,Ⅱ类≤10%,Ⅲ类≤15%。针片状颗粒过多会降低混凝土密实度。
  3. 压碎指标

    • 方法:施加200kN压力后计算破碎颗粒比例,反映粗骨料抗压能力。
    • 标准:Ⅰ类≤10%,Ⅱ类≤20%,Ⅲ类≤30%。
  4. 含泥量与泥块含量

    • 检测方法与砂类似,但石子含泥量限值更低(Ⅰ类≤0.5%)。
  5. 坚固性(硫酸钠溶液法)

    • 浸泡-烘干循环5次,质量损失率Ⅰ类≤5%,Ⅱ类≤8%。
  6. 岩石抗压强度

    • 母岩立方体试件强度应≥混凝土强度的1.5倍。

三、砂石通用检测项目

  1. 有害物质检测

    • 云母、轻物质(密度<2000kg/m³)、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₃计≤0.5%)。
  2. 放射性核素限量

    • 内照射指数(IRa≤1.0)、外照射指数(Iγ≤1.3)。
  3. 含水状态调整

    • 根据工程需求测定饱和面干状态或气干状态参数。

四、检测应用要点

  1. 取样规范性

    • 砂石堆场按"上-中-下"三层取样,总量≥20kg,四分法缩分。
  2. 工程针对性

    • 沿海工程需增加氯离子检测频次;高铁混凝土必须进行碱活性试验。
  3. 数据关联性

    • 颗粒级配与细度模数需结合分析,避免单一指标误判。
  4. 质量争议处理

    • 对不合格指标应复检,排除取样或操作误差。

五、常见质量问题案例

  • 案例1:机制砂细度模数超标(3.2),导致混凝土离析,需调整级配或掺入细砂。
  • 案例2:碎石压碎指标达25%,配制C40混凝土时强度不足,需更换高强母岩。
  • 案例3:海砂未检测氯离子(实测0.06%),引发钢筋锈蚀事故。

结语

砂石材料的系统化检测是保障工程质量的第一道防线。随着绿色建材的发展,再生骨料、机制砂等新型材料的检测需额外关注微粉含量与界面结合性能。实验室应结合工程实际需求,建立动态检测方案,确保数据真实反映材料特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