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及制品检测

  • 发布时间:2025-04-15 17:56:26 ;TAG: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煤及制品检测技术要点及项目解析

一、常规检测分类

工业分析四项

  1. 全水分(Mar):影响燃烧效率及储存稳定性
  2. 灰分(Aad):决定燃烧残渣量及热值损失
  3. 挥发分(Vdaf):表征煤化程度和燃烧特性
  4. 固定碳(FC):计算得出,反映有效燃烧成分

元素分析

  • 碳含量(Cad):52-95%,决定发热量的主要元素
  • 氢含量(Had):1.5-6.5%,影响火焰长度
  • 氮含量(Nad):0.5-2.5%,涉及污染物生成
  • 全硫(St,d):0.2-10%,环保关键指标
  • 氧含量(Oad):通过差减法计算

二、专项检测指标

物理性能检测

  1. 发热量:弹筒发热量(Qb)与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
  2. 哈氏可磨指数(HGI):50-120,决定粉碎能耗
  3. 灰熔融性(DT/ST/HT/FT):1100-1600℃,影响锅炉结渣
  4. 粒度分布:0-50mm范围筛分测定

燃烧特性检测

  • 燃尽率(>85%为优)
  • 结渣特性指数(Rs)
  • 反应活性(α值)
  • 热稳定性(TS+6>70%)

三、环保检测参数

  1. 有害元素检测:
    • 汞(Hg):<0.15μg/g(GB/T 16659)
    • 砷(As):<5μg/g(GB/T 3058)
    • 铅、铬等重金属总量
  2. 放射性检测:
    • 铀(U)、钍(Th)、镭-226比活度
    • 内照射指数IRa≤1.0
  3. 燃烧排放特性:
    • SO2生成潜力
    • NOx排放系数
    • 烟尘比电阻

四、特殊用途检测

炼焦用煤

  • 胶质层指数(Y值):10-35mm
  • 奥亚膨胀度(b值)
  • 粘结指数(G值):18-120

气化用煤

  • 机械强度(>65%)
  • 热稳定性(TS+6)
  • 灰黏度(1000-2500Pa·s)

水煤浆

  • 浓度(62-68%)
  • 流变性(表观粘度<1200mPa·s)
  • 稳定性(72h析水率<3%)

检测标准对照表:

检测项目 标准 标准
工业分析 GB/T 212-2008 ISO 11722
全硫测定 GB/T 214-2007 ISO 19579
发热量测定 GB/T 213-2008 ISO 1928
可磨性指数 GB/T 2565-2014 ASTM D409

检测过程需注意:

  1. 采样遵循GB 475-2008标准,子样数≥32个
  2. 制样阶段破碎缩分误差<2%
  3. 灰分测定双样允许差:当Aad≤20%时为0.3%
  4. 发热量测定氧弹须定期水压试验(≥20MPa)

随着环保要求提高,现代检测技术逐步向在线监测发展,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已实现工业分析指标的快速测定,XRF技术用于元素分析的相对误差≤5%。检测数据的科学解读应结合煤质数据库,建立煤质-工艺-排放的关联模型,为清洁利用提供支撑。


复制
导出
重新生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