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H/PDH光传输系统检测

  • 发布时间:2025-04-15 23:57:01 ;TAG:系统 ;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SDH/PDH光传输系统检测技术详解

一、SDH/PDH技术概述

  • PDH(准同步数字体系):采用异步复用技术,支持2Mbps、34Mbps、140Mbps等速率,存在时钟差异和复用复杂度高的缺点。
  • SDH(同步数字体系):基于同步复用,标准速率为155Mbps(STM-1)、622Mbps(STM-4)等,支持灵活的业务调度和强大的网络管理。

二、核心检测项目与方法

1. 物理层检测

  • (1) 光接口参数检测
    • 项目:平均发光功率、接收灵敏度、过载光功率、消光比、光波长。
    • 工具:光功率计、光谱分析仪。
    • 标准:ITU-T G.957(SDH)、G.958(PDH)。
  • (2) 线路误码测试
    • 方法:通过误码仪发送伪随机码(PRBS),连续测试24小时,统计误码率(BER)。
    • 指标:BER需≤1×10⁻⁹(正常环境)。

2. 传输性能检测

  • (1) 误码性能

    • 参数:误码秒(ES)、严重误码秒(SES)、背景误块比(BBER)。
    • 标准:ITU-T G.826,要求ES<10%、SES<0.1%。
  • (2) 抖动与漂移

    • 测试项:输出抖动、输入抖动容限、抖动传递函数。
    • 工具:数字传输分析仪(如EXFO FTB-500)。
    • 指标:符合G.823(PDH)、G.825(SDH)。
  • (3) 光信噪比(OSNR)

    • 方法:光谱分析仪测量信号与噪声功率比,确保OSNR>20dB(长距传输)。

3. 业务功能验证

  • (1) 交叉连接能力

    • 验证:低阶通道(如E1)到高阶(STM-1)的复用/解复用。
  • (2) 接口连通性

    • 测试:E1、STM-1电/光接口环回测试,验证误码为0。
  • (3) 保护倒换

    • 场景:模拟光纤断裂或设备故障,测试自动切换时间(SDH<50ms,PDH<200ms)。
    • 标准:ITU-T G.841(SDH APS保护)。

4. 时钟同步检测

  • (1) 同步状态
    • 测试项:时钟源优先级切换、保持模式精度。
    • 工具:高精度频率计。
    • 指标:时钟偏移≤±4.6ppm(G.813)。

5. 网管功能检测

  • (1) 配置管理:远程配置电路交叉连接、时隙分配。
  • (2) 告警管理:实时监测LOS(信号丢失)、LOP(指针丢失)等告警。
  • (3) 性能数据:统计15分钟/24小时误码、抖动历史记录。

6. 环境与安全检测

  • 电源:电压波动范围±10%,蓄电池备电时间>4小时。
  • 接地电阻:<1Ω(防雷接地)。
  • 温湿度:运行环境0~40℃,湿度<85%。

三、检测流程

  1. 规划阶段:明确检测范围(如单站、环网)、选择测试点。
  2. 准备工具:校准仪表、准备环回光纤/电缆。
  3. 逐项测试:按物理层→传输层→业务层顺序执行。
  4. 报告生成:记录原始数据,分析是否达标,提出整改建议。

四、注意事项

  • 测试时间:误码测试需覆盖业务高峰时段。
  • 安全操作:断开业务前需获批准,避免激光直射眼睛。
  • 数据备份:检测前备份设备配置,防止误操作丢失数据。

五、总结

SDH/PDH系统的检测需结合物理参数、传输性能、业务功能等多维度开展。通过标准化流程和仪器,可快速定位故障(如光纤衰减过大、时钟失锁),保障网络运行。随着OTN、PTN等新技术普及,传统检测方法需与智能网管系统结合,实现自动化运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