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程控交换设备检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数字程控交换设备检测项目详解

一、硬件检测

  1. 电源模块检测

    • 目的:确保供电稳定性。
    • 方法:测试输入电压波动范围(如±10%)、输出功率、冗余电源切换效率。
    • 标准:符合ITU-T K.43抗电压波动要求。
  2. 电路板与接口检测

    • 检查内容:物理损伤、元器件老化、散热性能。
    • 接口测试:RJ45、E1/T1、光接口等连接稳定性,误码率(BER≤1×10⁻⁹)。
  3. 环境适应性测试

    • 温湿度测试:在-5°C至50°C、湿度30%-100%范围内验证设备运行状态。
    • 电磁兼容性(EMC):抗静电放电(8kV接触放电)、辐射抗扰度测试。

二、软件功能检测

  1. 基本呼叫处理功能

    • 测试场景:本地/长途/呼叫、呼叫转移、三方通话、忙线处理。
    • 异常处理:超时重拨、无效号码拦截、故障自恢复能力。
  2. 信令协议测试

    • 协议类型:SS7(ISUP、TUP)、SIP、H.248等。
    • 测试工具:使用Wireshark、TTCN-3等工具验证信令交互完整性。
  3. 维护管理功能

    • 告警功能:硬件故障、链路中断等实时告警。
    • 日志与远程管理:操作日志记录、SNMP协议兼容性、远程升级测试。

三、性能指标检测

  1. 处理能力测试

    • BHCA(忙时呼叫尝试):模拟峰值负载(如10万次/小时),检测CPU利用率(≤70%)。
    • 时延测试:呼叫建立时延(≤200ms)、语音传输时延(≤150ms)。
  2. 负载与压力测试

    • 高话务量模拟:使用LoadRunner、Spirent等工具模拟并发呼叫,检测丢包率(≤0.1%)及系统崩溃阈值。
    • 长时间运行测试:72小时持续运行,观察内存泄漏及性能衰减。

四、安全性与兼容性检测

  1. 安全防护检测

    • 访问控制:管理员权限分级、登录失败锁定机制。
    • 数据加密:VoIP媒体流加密(SRTP)、信令加密(TLS)。
    • 漏洞扫描:使用Nessus、OpenVAS扫描系统漏洞(如CVE库高风险项)。
  2. 互联互通测试

    • 多厂商兼容性:与不同品牌交换机、网关、软交换平台对接测试。
    • 协议兼容性:验证SIP与H.323协议转换能力。

五、标准与规范参考

  • 标准:ITU-T G.713(传输性能)、Q.700系列(SS7信令)。
  • 国内标准:YD/T 1267-2019《数字程控交换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 行业规范:3GPP TS 23.002(网络架构)、ETSI EN 300 386(EMC要求)。

六、检测流程与报告

  1. 准备阶段:确认设备版本、备份配置、搭建测试环境。
  2. 执行检测:按模块逐项测试并记录数据,使用仪表包括光功率计、协议分析仪等。
  3. 结果分析:对比标准阈值,标识不合格项。
  4. 报告输出:包含检测方法、数据、问题清单及优化建议(如硬件升级、软件补丁)。

七、未来检测趋势

随着NFV/SDN技术普及,检测重点将向虚拟化性能(如容器部署效率)、云化资源调度等方向延伸,同时需强化网络安全防护(如DDoS防御检测)。

通过上述系统性检测,可全面评估数字程控交换设备的可靠性,为通信网络的运维提供技术保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