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6-13高岭土检测,高岭土第三方成分检测机构报告
-
2023-06-13童车检测,童车检测机构,童车第三方检测中心
-
2023-06-13离子交换树脂检测
-
2023-06-13垃圾成分检测
-
2023-06-13电池检测机构
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检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检测技术规范
一、检测目的
确保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的安全性、电性能、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寿命,满足移动通信设备的使用需求,防止因电池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二、核心检测项目分类及标准
1.安全性能测试
(1)过充电保护测试
- 测试方法:以额定电流充电至1.2倍标称电压或制造商规定上限,保持一定时间。
- 判定标准:电池不应起火、爆炸或泄漏,保护电路需正常切断充电。
(2)过放电保护测试
- 测试方法:放电至低于截止电压(通常2.5V以下),观察保护电路动作。
- 判定标准:电池组应触发保护机制,避免深度放电导致不可逆损伤。
(3)短路测试
- 测试方法:正负极直接短路(≤100mΩ)至少1小时。
- 判定标准:电池表面温度≤150℃,无爆炸、起火现象。
(4)高温测试
- 测试方法:在85℃±2℃环境中静置2小时。
- 判定标准:外壳无变形,电解液无泄漏。
(5)热滥用测试
- 测试方法:将电池加热至130℃并保持30分钟。
- 判定标准:无起火、爆炸。
2.电性能测试
(1)容量测试
- 测试方法:以0.2C电流放电至截止电压,计算实际容量。
- 判定标准:实际容量≥标称容量(允许±5%误差)。
(2)循环寿命测试
- 测试方法:在25℃下进行充放电循环(0.5C充/1C放),直至容量衰减至100%。
- 判定标准:循环次数≥300次(行业通用要求)。
(3)内阻测试
- 测试方法:交流阻抗法或直流脉冲法测量电池内阻。
- 判定标准:内阻值≤制造商标称值的120%。
(4)自放电率测试
- 测试方法:电池充满电后静置28天,测量剩余容量。
- 判定标准:自放电率≤5%/月。
3.环境适应性测试
(1)低温放电性能
- 测试方法:在-20℃环境下以0.2C放电至截止电压。
- 判定标准:放电容量≥标称容量的70%。
(2)温度冲击测试
- 测试方法:电池在-40℃~85℃间快速切换(转换时间≤5分钟),循环10次。
- 判定标准:外观无破损,容量保持率≥100%。
(3)湿热测试
- 测试方法:40℃、相对湿度100%环境中放置48小时。
- 判定标准:绝缘电阻≥100MΩ,无电解液泄漏。
4.机械性能测试
(1)振动测试
- 测试方法:按GB/T 2423.10标准进行XYZ三轴随机振动(频率5Hz~500Hz,加速度10g)。
- 判定标准:结构无松动,电性能无异常。
(2)冲击测试
- 测试方法:半正弦波冲击(加速度150g,持续时间6ms)。
- 判定标准:无外壳破裂或内部短路。
(3)跌落测试
- 测试方法:从1.2m高度自由跌落到水泥地面(6个面各一次)。
- 判定标准:电池无泄漏、起火,电压保持稳定。
5.特殊安全测试(针对电池组)
(1)绝缘电阻测试
- 测试方法:500V DC电压下测量正负极与外壳间电阻。
- 判定标准:绝缘电阻≥100MΩ。
(2)耐压测试
- 测试方法:施加50Hz、3000V交流电压1分钟。
- 判定标准:无击穿或飞弧现象。
(3)电池组保护电路功能验证
- 测试内容:过充/过放/过流/短路保护逻辑验证。
- 判定标准:保护电路响应时间≤1秒,动作阈值符合设计要求。
三、检测设备清单
- 安全测试设备:高低温试验箱、短路测试仪、热冲击箱
- 电性能测试设备:充放电测试仪、内阻测试仪、数据采集系统
- 机械测试设备:振动台、冲击试验机、跌落试验机
四、检测流程
- 样品预处理:常温下静置24小时,确保电池处于荷电状态(SOC 50%~100%)。
- 分阶段测试:按安全→电性能→环境→机械性能顺序执行,避免交叉干扰。
- 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异常现象(如电压骤降、温升异常),生成检测报告。
五、结论
锂离子蓄电池的检测需覆盖全生命周期风险点,重点防范热失控、容量衰减和机械损伤。企业应依据GB/T 18287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通过 /CMA认证实验室确保检测结果性。
注:本文内容参考新版GB/T 18287标准及IEC 62133-2:2017规范,实际检测需结合具体产品规格调整参数。
分享
- 上一个: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检测
- 下一个:眼线液(膏)检测
更多
推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