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粮油食用植物油检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中国好粮油食用植物油检测核心项目

一、理化指标(反映油脂加工与储存品质)

  1. 酸价(酸值)

    • 定义: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衡量油脂酸败程度。
    • 标准:GB 2716-2018规定≤3 mg KOH/g。
    • 方法:GB/T 5530(中和滴定法)。
  2. 过氧化值

    • 定义:油脂氧化初期产生的过氧化物含量,影响风味和稳定性。
    • 标准:≤0.25 g/100g(不同油类可能有差异)。
    • 方法:GB 5009.227-2016(碘量法)。
  3. 溶剂残留量

    • 定义:浸出法工艺中残留的溶剂(如正己烷),需严格管控。
    • 标准:≤50 mg/kg(GB 2716-2018)。
  4. 烟点

    • 定义:油脂加热产生烟雾的温度,反映精炼程度和耐高温性。
    • 方法:GB/T 20795(烟点仪测定)。

二、安全指标(保障食用安全)

  1. 苯并芘(BaP)

    • 致癌物,来源于高温加工或污染。
    • 限值:≤10 μg/kg(GB 2762-2022)。
  2. 黄曲霉毒素B1

    • 强致癌物,花生油等易受污染。
    • 限值:≤20 μg/kg(GB 2761-2017)。
  3. 重金属污染

    • 铅(Pb)砷(As)、**汞(Hg)**等,限值参考GB 2762-2022。
  4. 农药残留

    • 如毒死蜱、敌敌畏等,依据GB 2763-2021进行多指标筛查。
  5. 塑化剂(DEHP等)

    • 来自包装或加工设备迁移,限值参考GB 5009.271-2016。

三、营养与真实性指标

  1. 脂肪酸组成

    • 意义:不同油类(如橄榄油、亚麻籽油)有特定脂肪酸比例,检测是否达标。
    • 方法:GB 5009.168-2016(气相色谱法)。
  2. 维生素E

    • 抗氧化成分,含量高低反映油脂营养保留程度。
  3. 反式脂肪酸

    • 限值:≤0.3%(部分氢化工艺易产生),依据GB 5009.257-2016。
  4. 真实性检测

    • 掺假鉴别:如芝麻油中掺入低价油,使用GC-MS或DNA检测技术。
    • 标签符合性:确保油种(如特级初榨橄榄油)与实际成分一致。

四、其他关键检测

  • 色泽与气味:感官指标,需符合特定油类的特征。
  • 冷冻试验(如花生油):检测低温下是否浑浊,判断纯度。
  • 保质期测试:加速氧化实验评估货架期稳定性。

检测依据与意义

  • 标准体系:以GB/T 22515-2023《中国好粮油 食用植物油》为核心,整合多项国标。
  • 目的:确保油脂从原料到成品的全程质量可控,突出“好粮油”在安全、营养和真实性上的高标准。

:具体检测项目可能因油品种类(如大豆油、菜籽油、芝麻油等)调整,企业需结合新版标准执行。

如需更详细的检测方法或限值解读,可参考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的实施细则或检测机构指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