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混肥料检测

  • 发布时间:2025-04-17 17:02:00 ;TAG:肥料 ;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掺混肥料检测项目详解

一、物理性质检测

  1. 粒度分析

    • 目的:确保肥料颗粒均匀,避免施用过程中分层。
    • 方法:筛分法(GB/T 24891-2010),通过不同孔径筛网分离颗粒,计算各粒径占比。
    • 标准:粒径范围通常为1.00-4.75 mm,合格率需≥70%。
  2. 抗压强度测试

    • 目的:评估颗粒抗破碎能力,防止运输或储存中粉化。
    • 仪器:颗粒强度测定仪,单颗粒抗压强度应≥12 N。
  3. 水分含量测定

    • 方法:烘箱干燥法(GB/T 8576-2010),105℃下干燥至恒重,计算失重百分比。
    • 限值:水分含量≤2.0%(高氮型≤1.5%)。

二、化学成分检测

  1. 总氮(N)含量

    • 方法:凯氏定氮法(GB/T 8572-2010),通过硫酸消解样品,蒸馏后滴定计算氮含量。
    • 误差范围:实测值与标明值偏差≤1.5%。
  2. 有效磷(P₂O₅)测定

    • 方法:分光光度法(GB/T 8573-2017),用钒钼酸铵显色,测定吸光度。
    • 关键点:需区分水溶性磷和枸溶性磷,总和为有效磷含量。
  3. 钾(K₂O)含量

    • 方法:火焰光度法或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8574-2010),通过离子燃烧发射特征光谱定量。
    • 精度要求:检测结果与标称值偏差≤1.5%。
  4. 中微量元素检测

    • 项目:钙、镁、硫、硼、锌等,视产品标识而定。
    • 仪器: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实现多元素同步分析。

三、安全性指标检测

  1. 重金属限量

    • 项目:铅(Pb)、镉(Cd)、汞(Hg)、砷(As)、铬(Cr)。
    • 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ICP-MS(GB/T 23349-2020)。
    • 限值:例如,铅≤50 mg/kg,镉≤10 mg/kg。
  2. 缩二脲检测

    • 适用性:含尿素配方的掺混肥需检测。
    • 方法:铜络合分光光度法(GB/T 22924-2008),缩二脲含量≤1.5%。
  3. 氯离子(Cl⁻)含量

    • 方法:硝酸银滴定法(GB/T 24890-2010),适用于忌氯作物专用肥。
    • 标准:低氯型≤15%,中氯型≤30%,高氯型需明确标注。

四、包装与标识合规性

  1. 净含量检查

    • 方法:随机抽样称重,单包净含量不得低于标称值的97%,平均净含量≥标称值。
  2. 标签信息审核

    • 要求:标注总养分(N+P₂O₅+K₂O)百分比、原料类型(如尿素、磷酸一铵)、氯离子含量警示等。

五、检测的意义与影响

  • 肥效保障:养分含量达标确保作物营养供给。
  • 施用安全:控制重金属和有害物质,避免土壤污染。
  • 工艺优化:粒度、强度等指标指导生产工艺改进。

结语 掺混肥料的检测需覆盖物理、化学、安全三大维度,严格遵循标准,确保产品、安全、环保。生产企业应建立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质控体系,并定期委托第三方机构验证,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