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16光伏并网逆变器极性或相序错误保护检测
-
2024-11-25贵金属金检测
-
2024-11-28食品添加剂 萝卜红灼烧残渣检测
-
2024-12-14医用电热毯、电热垫和电热床垫元件的故障检测
-
2024-11-28交流充电桩充电模式和连接方式检查检测
锂离子/锂聚合物电池强制放电检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锂离子/锂聚合物电池强制放电检测项目详解
一、核心检测项目
-
电压特性测试
- 目的:验证电池在强制放电至极限电压后的电压变化规律。
- 方法:
- 使用高精度电池测试仪,以恒定电流(C-rate)将电池放电至目标电压(通常为0V或负电压)。
- 记录放电全程的电压-时间曲线,分析电压跌落速率、平台稳定性。
- 标准:IEC 62133-2要求电池放电至制造商规定的低电压后,不应出现漏液、起火或爆炸。
-
温度监测
- 目的:检测强制放电过程中的异常温升。
- 方法:
- 在电池表面布置热电偶,实时监测放电期间的温度变化。
- 记录高温度点及温升速率。
- 判定依据:UL 1642规定,电池表面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20℃。
-
内阻变化分析
- 目的:评估过放对电池内部结构的损伤。
- 方法:
- 测试放电前后的交流内阻(ACIR)和直流内阻(DCIR)。
- 对比内阻变化率(通常要求≤10%)。
- 意义:内阻显著增大可能表明电极SEI膜破裂或活性物质损失。
-
外观与结构完整性检查
- 目视检查:
- 观察电池是否膨胀、变形、漏液或壳体破裂。
- 显微分析(破坏性测试):
- 拆解电池,检查电极片是否粉化、隔膜是否穿孔。
- 标准:GB 31241要求电池经测试后外观无明显缺陷。
- 目视检查:
-
容量恢复测试
- 目的:验证电池在强制放电后能否恢复有效容量。
- 步骤:
- 将过放电池以标准流程充电至满电状态。
- 进行恒流恒压(CC-CV)放电,测量实际容量。
- 合格标准:恢复容量需≥初始容量的100%(依据行业通用规范)。
-
安全性能验证
- 短路测试:强制放电后对电池施加外部短路,观察是否起火。
- 针刺测试:模拟内部短路,评估热失控风险。
- 过充保护:测试保护电路在过放后的响应有效性。
二、测试流程设计
-
预处理阶段
- 电池在25±5℃环境下以0.2C恒流充满电,静置1小时。
-
强制放电实施
- 以1C倍率放电至0V,继续以0.1C放电至截止电流(如0.05C)。
- 部分测试需重复多次循环(模拟用户误操作场景)。
-
后处理与数据分析
- 记录电压、温度等关键参数,生成测试报告。
- 对异常样本进行失效分析(如SEM、XRD检测电极微观结构)。
三、标准与法规参考
- 标准:IEC 62133、UL 1642、UN 38.3(运输安全)。
- 国内标准:GB 31241(便携式电子产品用电池)、GB/T 18287(锂离子电池通用规范)。
四、结论与建议
强制放电检测需结合电化学性能与机械安全性双重评估。企业应针对应用场景调整测试严苛度(如储能电池需增加循环次数)。未来趋势将结合AI算法预测过放失效模式,提升检测效率。
通过系统化的检测项目,可有效筛选出存在设计缺陷的电池,为消费电子、电动汽车等领域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分享
- 上一个:锂离子/锂聚合物电池低气压检测
- 下一个:锂离子/锂聚合物电池过充电检测
更多
推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