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及其制品检测

  • 发布时间:2025-04-15 06:23:29 ;TAG: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糖类作为基础性食品原料,其质量安全直接影响下游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根据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2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数据,糖制品合格率维持在98.6%以上,但微生物污染和非法添加问题仍不容忽视。本文系统解析现行检测标准体系的核心检测项目。

一、基础理化指标检测

  1. 糖分构成分析
  • 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蔗糖纯度(GB 5009.8-2016)
  • 斐林试剂法检测还原糖分(适用于蜂蜜制品)
  • 葡萄糖当量测定(淀粉糖浆关键指标)
  1. 物理特性检测
  • 色值测定:ICUMSA法(统一色值单位)
  • 电导灰分:≤0.1%(精制糖关键指标)
  • 不溶于水杂质:离心法检测(标准要求≤60mg/kg)

二、食品安全指标检测体系

  1. 污染物限量检测
  • 重金属:原子吸收法测定铅(≤0.5mg/kg)、镉(≤0.1mg/kg)
  • 二氧化硫残留:蒸馏滴定法(白砂糖限值≤30mg/kg)
  • 3-氯丙醇酯:GC-MS法检测(烘焙用糖重点指标)
  1. 微生物控制指标
  • 菌落总数:培养法(硬质糖果≤1000CFU/g)
  • 耐热霉菌检测(液态糖浆必检项目)
  • 沙门氏菌:PCR快速检测法(巧克力制品重点监控)

三、添加剂合规性检测

  1. 甜味剂筛查
  • 三氯蔗糖、甜蜜素LC-MS/MS联用检测
  • 阿斯巴甜:HPLC-UV法(限量依据GB 2760)
  1. 加工助剂残留
  • 活性炭残留物:灼烧残渣法
  • 离子交换树脂溶出物:UV245nm检测

四、真实性鉴别检测

  1. 碳同位素分析(C4植物糖源鉴别)
  2. 红外光谱指纹图谱(冰糖掺伪识别)
  3. 寡糖特征谱检测(蜂蜜掺假鉴别)

当前检测技术正向快速无损检测方向发展,近红外光谱技术已实现生产线在线糖度检测,检测效率提升300%。第三方检测机构数据显示,2023年糖制品不合格案例中,违规使用漂白剂占比达43%,微生物超标占28%,这提示生产企业应重点加强原料验收与过程控制。

注:检测方法均需符合GB 13104-2014《食品安全标准 食糖》、GB 5009系列检测方法标准等技术规范要求。企业应建立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出厂的全链条检测体系,特别关注季节性微生物污染风险。


分享